《中庸》全文以及注解

字號+ 編輯: 大鹏 修訂: 听风就是我 來源: 瑞文 2023-09-12 我要說兩句(0)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爲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據《史記·孔於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字伯魚;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爲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係來看,子思學於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學於子思;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爲“述聖”。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爲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爲題了。以下是《中庸》全文及翻譯,歡迎閲讀。

文本解码失败
閲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0

  • 沒用

    0

  • 開心

    0

  • 憤怒

    0

  • 可憐

    0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發郵件通知本站,該文章將在24小時内刪除;
2.本站標注原創的文章,轉發時煩請注明來源;
3.交流群: 2702237 13835667

相關課文
  • 梁山好漢的結局全

  • 三國志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三國志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

  • 三國志 卷十一 魏書十一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我要說說
網上賓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