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

字号+ 编辑: 听风就是我 修订: IT男在阿里 来源: 网上转载 2023-09-11 我要说两句(0)

商周姜太公所著。

《三略》概述

《黄石公三略》就是以西汉之前军事思想的优秀成果为前提而形成的。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萌发很早,到春秋末年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了系统完整、结构严密、思想丰富的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战国时期,随着兵器的革新,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及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兵家著述空前活跃,产生了一大批军事理论专著(如《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和专门篇章(如《荀子议兵篇》、《管子兵法》等)。春秋战国可以说是著述兵书的黄金时代,而西汉则是政府整理兵书的黄金时期,西汉王朝刚一建立,就命张良、韩信序次兵法,这是政府组织整理兵书之始。“武帝时,军政官杨仆裙摭遗逸,纪奏《兵录》”。(《汉书艺文志兵书类序》),这部《兵录》不但是我国第一部兵书目录,而且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部群书目录、专科目录。“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汉书艺文志兵书类序》)。这四种就是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任宏不但开创了我国兵书分类之先河,而且第一次把战略(兵权谋)和战术(兵形势)进行了明确地区分。汉以前的这些军事学成果为《黄石公三略》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秦末农民大起义、大规模的楚汉战争、武帝的对外用兵等战争实践,则为《黄石公三略》提供了丰富而又实际的经验教训。汉初思想战线上的融合,黄老道家的流行,则为《黄石公三略》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条件,决定了《黄石公三略》的特点及在军事上的成就。

1. 关于战略思想

在介绍《黄石公三略》的战略思想以前,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所谓韬略、谋略,乃至魏晋时期出现的“战略”(《三国志注》有司马彪著《战略》),与现代意义上的战略既相一致,又有所区别,不可用现代战略的定义去硬套古代战略思想的内容,或把古代战略解释成现代意义上的战略。

《黄石公三略》的书名已经告诉我们,它是一部专讲韬略即战略的兵书。从“上略”到“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也都始终贯穿着它的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像它这样从书名到内容紧紧围绕战略问题展开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孙子兵法》虽然是举世公认的战略学著作,汉代任宏也把它分到了兵权谋(战略)类里,但正像吴如嵩同志说的:“《孙子兵法》,同时包括《孙膑兵法》都具有兵形势家的特色。”

都不是纯讲战略问题的专著。因此,可以说,《黄石公三略》是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

《黄石公三略》主要讲的是政治战略,也涉及到军事战略;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有新的发展。下面从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两方面,着重谈谈它的新成就。

先谈谈政治战略。《黄石公三略》政治战略的核心是收揽人心。它的政治战略有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将在《上略》浅说时详细介绍,这里只着重谈谈在重视“民心”方面对前人的发展。

《黄石公三略》开宗明义指出:“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一开始就把“人心”、“民心”提了出来。对于民心的重要,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黄石公三略》之前的《孙子》、《吴子》等就都有所认识。《孙子》的“道”,《吴子》的“教百姓而亲万民”,都是讲的人民群众和统治者保持一致,是进行战争的首要条件。《黄石公三略》继承了这一思想,但又有新的发展。它的“通志于众”,大体上相当于《孙子》的“令民与上同意”。然而,一个“令”字,一个“通”字,却反映了对待人民群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孙子是居高临下强令民众服从国君的意愿,而《黄石公三略》是要求国君使自己的意愿与民众的意愿相贯通,和《孙子》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它提出了一些不同凡响的、至今仍闪耀着民主性光辉的观点。如在讲到国家、贤士和民众的关系时,指出:“夫为国之道,侍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意思是治理国家的道理,在于依靠贤士和民众。像信任自己的心腹一样信任贤士,像使唤自己的手足一样管理民众,政令就不会失误。才能出众的英雄人物是国家的骨干,民众则是国家的根本。在讲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时,它明确指出:“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以弱胜强者,民也。”“谋及负薪,功乃可述。”这就是说,统率军队掌握作战形势,虽然靠将帅,但真正纵横冲杀,直接消灭敌人的是大众。以弱胜强的原因是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遇事能征求到劳动群众的意见,功业就可成就。这种重视民众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观点,同它以前的孙、吴等兵家的思想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正因为《黄石公三略》看到了民心的重要和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所以非常注重收揽民心、重视民事,指出:“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强调富国先富民,“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主张不要违误农时,要减轻赋税徭役等。这样,一方面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方面人民发展生产,能更多地给国家提供粮食,加强国防力量。

《黄石公三略》重民心的思想反映在军队,就是重视收揽士卒之心。它特别强调将帅要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以获得士卒的信任和拥护。认为只有使全军将士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才能够打胜仗。它指出:“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意思是优良的将帅像对待自己一样教养士众,这样就能使全军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在战争中取得全胜。它还提出了“士众欲一”的思想,就是要使士卒的思想统一,使他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土众欲一,则军心结。”这使《孙子》的“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若驱群羊”(《孙子九地篇》)的愚兵思想不能不相形见绌。再谈谈军事战略。《黄石公三略》关于军事战略的论述虽然很少,但却非常重要。它提出了控制战略要地的作战思想。所谓战略要地是指那些对于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地区或地形地物。《黄石公三略》以前的兵书,对于险要地形条件下的作战都有所论及。对于险要地形,《孙子》主张尽量避免交战,即所谓“记地则行,围地则谋。”(《孙子九地篇》),《吴子》提出要积极利用险要地形作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要“避之于易,邀之于厄”(《吴子应变》)。《六韬》对《吴子》的思想又有所发展,提出:“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固;谨守关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六韬虎韬》)。但是,由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都没能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对险要地形的占领和控制。《黄石公三略》所处的时代已不同于以往,战争的规模和范围都显著增大,动辄数千万人,征战数千里,先秦时的那种“围而歼之”的战机明显减少,地理位置的作用明显增大。夺取或失去一重镇要塞,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黄石公三略》总结了楚汉战争以来的夺取和控制战略要地的实战经验,明确提出:“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意思是获得坚固的地方要固守,险隘关卡要封锁,在冲要地区要屯驻重兵防守。这里,《黄石公三略》不仅把战略要地概括为“固”、“厄”、”难”三种类型,而且分别提出了“守”、“塞”、“屯”三种处置方法。这在战略思想上与前人相比,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这种控制战略要地的作战原则,就是在今天热核时代,也不能说没有现实意义。

2. 关于治军思想

在治军方面,《黄石公三略》也有着很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主张恩威并重,赏罚必信。强调将帅要施恩于士卒,“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同时,又要求严明法令,树立将帅威极,“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这些都是《黄石公三略》在治军方面的主张,但它最突出的治军思想是重视将帅中的选拔和使用。

在讨论将帅与士卒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时,《黄石公三略》坚持的是将士并重的观点,“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而在治理上,并没有平分秋色,而是紧紧抓住了将帅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将帅修养方面,它不但强调将帅要有优良品质,而且要求将帅要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对将帅品德,先秦兵书有详细论述,如《孙子》的“智、信、仁、勇、严”,《吴子》的“理、备、果、戒、约”等。《黄石公三略》没有局限于品德方面,它在指出“虑、勇、动、怒”是为将的明诫的同时,还要求将帅做到“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要具有“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的广博知识和才能,主张“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它所要求的将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好,办事公道,有能力,会用人,联系群众,既懂军事又懂政治,通晓历史和现状的军事人才。当然,对于将帅的知识结构,它虽然还不可能提出系统的全面的要求,它讲的品德和知识的内容与今天也大不相同,但是,它能提出将帅不仅要懂军事本身,而且还要懂得政治,要“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的思想,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在将帅的选拔使用上,《黄石公三略》主张选拔将帅要任人唯贤,因人而用。可以说它通篇贯穿着招贤纳土,驭将用人的思想。它指出:“贤者所适,其前无敌。”“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它反对任人唯亲,列举了不能用贤的种种恶果:“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进贤者,福流子孙。”它在强调用贤的同时,提出了用人要用其所长。指出:“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意思是说,使用有智谋、勇敢、贪利和愚笨的人的方法是不相同的。有智谋的人喜欢建功立业,勇敢的人爱好实现自己的凌云志向,贪财的人追求利禄,愚笨的人不顾牺牲。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而使用,这就是军队里用人的微妙的权术。它还对“辩士”和“仁者”这两种人提出了具体使用意见,即不要使“辩士”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他巧辞伶齿,会夸大敌人的长处而惑乱军心,不要用“仁者”主管财物,因为他会过多地施财附和下级。这些思想,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因而不免失之偏颇。但是它提出的任人唯贤,因人而用,用人当用其长等思想原则,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3. 关于朴素的军事哲学思想

《黄石公三略》包含有丰富的军事哲理思想。它初步揭示了人们的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对战争的认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端未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它朴素地看到社会在向前发展,事物在不断变化。而战争又是诸事物中最富于变化的事物,因此,治国要“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也就是要困时而变法,打仗要依据敌情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和行动。

《黄石公三略》初步认识到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它指出:“柔”而适中是美德,“刚”而失中是祸害,“弱”而有德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强”而不仁,会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这样以来,柔者居上,弱者变强。因此,“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弱刚强处在不断相互转化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巧妙运用。“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它还认识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其反面转化,“造作过制,虽成必败。”在战争观方面,它从《老子》的反战观点中引出了积极支特正义战争的主张。它似乎看到了事物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认为战争是不好的,但是战争不会自行消灭,要用正义的战争消灭非正义的战争,“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

《黄石公三略》在论述士与民、将与众、德与威、仁与法、柔与刚、弱与强等关系时,注意到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片面性。这也是它在军事思想的某些方面能够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它提出贤士是国家的骨干,而人民则是国家的根本,“得其于,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提出将士并重,认为掌握军队形势的是将帅,而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是士卒,二者缺一不可。认为君主和将帅既不能无德,也不能少威。君“无德则臣叛”,“无威则失权”;臣“无德则无以事君”,“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提出仁法兼施,“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对“顺民”实行仁政,对“凶民”用法令制裁。还提出刚强柔弱相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政治上它还提出了“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的思想。


上略


【原文】

夫主将之法,务揽① 英雄之心,赏禄有功② ,通③ 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④ 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⑤ 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成⑥ 愿得其志。《军谶》⑦ 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⑧ 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⑨ ,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⑩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家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注释】

①揽:收揽。

②禄:这里用做动词,指奖给俸禄。有功:指有功劳的人。

③通:贯通、推广。

④同好:指一条心作战。靡:没有。

⑤人:指人心。

⑥含气之类:指人。这里用人的呼吸来借代指人整体。成:都。

⑦谶(chèn):验证、符验。《军谶》是古代的一部兵书,唐代时候还存在,后来失传。

⑧贼:伤害。引申为祸患。

⑨设:意思通“施”,施行。

⑩宜:适宜。

端:开端。

莫:没有谁。

推移:发展变化。

图制:图谋制胜。

守:遵守。微:微妙之道,指“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

盈:满。

服:顺服。


【译文】

作为主将,必须收揽杰出人物的心,奖赏功臣,把自己的意志贯通于众。只要与众人一条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业,与众人同仇敌忾就没有推不翻的敌人。国泰民安,在于得人心;国破家亡,在于失人心。人都是愿意实现自己的志向的。古代的兵书《军谶》讲:“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是美德,刚是祸害。弱者往往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支援,强者常常遭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柔有柔的用处,刚有刚的用处,弱有弱的用处,强有强的用处,应当把这四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因事制宜地加以运用。事物的始末还没有显露,人们就无法认识它。天地神明,是随着事物的推移而变动无常的。战争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军事上要根据敌情的变化来采取适当的对策,而不要首先采取行动,敌人动则跟随。这样就能图谋制胜,无往不胜,辅佐君主,树立威严,拯济天下,安定四方。能这样出谋划策的人,就能做帝王的老师。

所以说,人没有不好强的,却很少有人能掌握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这个微妙的道理;一般人如果能够掌握运用它,就可以保全自己。圣人如果能掌握运用它,就能够顺应事物的变化,展开它推行于天下,卷起来不满怀抱,不需用房屋安置它,也不需用城郭保护它,只需藏在心中,就可以使敌国屈服了。


【原文】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① ;能弱能强,其国弥彰② 。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夫为国之道,恃③ 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④ 。所适⑤ 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⑥ ,天道自然,其巧无间⑦ 。军国之要⑧ ,察民心,施百务⑨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⑩ 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


【注释】

①弥:更加。光:光明荣耀。

②彰:显著。

③恃:依靠。

④策:政策、谋略。无遗:无所遗漏,指全部得以施行。

⑤适:往,到……去。

⑥救:应和。

⑦间:间隙、缝隙。

⑧要:关键。

⑨百务:指各种措施。

⑩原:申冤。

察:考察。

抑:压制。

残:消灭。

覆:倾覆,翻覆。

复:报复、惩罚。

废:废除、毁掉。这里指诛杀。

横:任意横行、暴虐的人。

损:减少。

脱:解脱。这里指赦免。


【译文】

《军谶》上说:“既能用柔,又能用刚,国威就日益辉煌彰著;既能用弱,又能用强,国家就繁荣昌盛。如果单纯用柔或单纯用弱,国力就必定削弱;单纯用刚或单纯用强,国家就必定灭亡。”

治理国家的原则,首要的是依靠德才兼备的人和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信任贤人如心腹,使用民众如手足,就不会失策。这样,行动起来就像肢体相随,骨节相应,运用自然有似天道,巧妙得没有间隙。统军治国的要诀,在于悉心体察民心,正确实施各种措施。对处境危险的人要予以保护,对心存畏惧的人要给予安抚,对叛离的人要设法召还,对含冤受屈的人予以昭雪,对有所申诉的人要为他查清,对才高职低的人要予以提拔,对恃强骄横的人要予以压制,对与我为敌的人要予以制裁,对贪求的人要设法满足,对愿意效力的人要予以任用,对个人隐私要予以保密,对善谋的人要亲近,对进谗言的人要予以揭露,对毁谤他人的人要惩罚,对谋反的人要严惩,对蛮横的人要挫伤,对自满的人要抑制,对愿归顺的人要招抚,对被征服的人要安置,对投降的人要赦免宽恕。


【原文】

获固① 守之,获厄塞② 之,获难屯③ 之,获城割④ 之,获地裂⑤ 之,获财散之。敌动伺⑥ 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⑦ 去之,敌陵⑧ 待之,敌暴绥⑨ 之,敌悖⑩ 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得而勿有,居而弗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

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取。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税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然后选士以司牧之。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注释】

①固:坚固。

②厄:险峻。塞:阻塞。

③屯:屯兵、驻兵。

④割:分割。这里指分封的意思。

⑤裂:分裂。这里也是分封给有功之臣的意思。

⑥伺:观察。

⑦佚:通“逸”,安逸。这里是以逸待劳的意思。

⑧陵:欺凌,侵犯。

⑨绥(suí):安抚、抚平的意思。

⑩悖:悖逆道义。

携:离,分离的意思。

举:举动、行动。

因:根据、依据。

放言:这里指放出假情报。

拔:攻取。

祖祖:尊崇祖先。前一个“祖”用做动词,尊崇的意思。

匮:竭尽。

牧:治理、管理。

罗:收罗、集中。


【译文】

占领了坚固的地方要守备,占领了险峻的地方要设立关塞,占领了难于攻取的要地要驻兵屯守,得到城邑要分赏给有功的人,得到土地要分封给出力的人,得到财物要分散给众人。敌人行动时要注意侦察,敌人接近时要严加戒备,敌势强盛时要示弱使它骄傲,敌人以逸待劳就要避开它,敌人来犯就要坚决还击,敌人凶暴要设法回避,敌人背逆天理要用正义声讨,敌人和睦团结要使它分化。顺应敌人的行动以挫败它,根据敌人的形势而击破它,放出假情报使它发生过失,四面包围把它歼灭。获得财物不要据为己有,储存的财物不要自守,夺取城池不要自己久据,立其国人为君,不要自取其位,决策出于自己,功劳归于将士,这正是大利之所在!

让别人当诸侯,自己当天子,使他们各保城邑,让他们各自征收赋税。世上的人都能尊重他的祖先,很少爱护民众。尊敬祖先只是敬亲,爱护民众才能为君。爱护民众的君主,重视农桑,不占农时,减轻赋税,不使民众贫穷,减少徭役,不使民力疲困,这样,国家富足了,人民快乐了,然后选派士人去管理他们。所谓士人,就是英雄人物。所以说,收罗了敌国的英雄,敌国就会陷于困境。英雄人物是国家的骨干,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获得了骨干,掌握了根本,自然就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原文】

夫用兵之要① ,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② 财,赏功不逾③ 时,则下力④ 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⑤ 以财,则士自来;接⑥ 以礼,励⑦ 以义,则士死之。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⑧ 而共安危,敌乃可加⑨ ,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囚。

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⑩ 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注释】

①要:关键。

②禄:这里用做动词,给……俸禄。爱:吝惜。

③逾:超过。

④下力:部下同心协力。

⑤赡:供养。

⑥接:对待,接待。

⑦励:鼓励、劝勉。

⑧同滋味:即同甘共苦的意思。

⑨加:进攻。

⑩馈:送给。箪:瓢。一说通“觯”,古代的酒器,圆肚广口,可容三升酒。醪:美酒。

诸:之于。

味:这里用做东西,使……有味道。

以:因为。


【译文】

用兵的要诀,在于有隆重的礼节和优厚的俸禄。礼节隆重,有智谋的人就会自动到来;俸禄优厚,有义气的人就乐于轻死效力。所以,用禄优待贤人,不要吝惜财物,奖赏有功的人,不要拖延时间,这样,就能使部属齐心协力而削弱敌国。用人的方法是,封爵位尊重他,供资财给养他,贤人就会自愿投效;用礼节接待他,用大义鼓励他,义士就会效力致死。当将帅的人,必须与士兵同甘苦、共安危,这样才能去攻击敌人,这样军队才会全胜,敌人才会全部被俘获。

传说从前有一位良将,有人送给他一坛美酒,他叫人把酒倒在河里,与士卒一起掬水共饮。很明显,一坛酒不会使河水有美酒味,但全军会因此而心悦诚服地为他效力死战,这是由于将帅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缘故。


【原文】

《军谶》曰:“军井未达① ,将不言渴;军幕② 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③ ,将不言饥。冬不服裘④ ,夏不操⑤ 扇,雨不张盖⑥ ,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思素蓄⑦ ,谋素和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⑧ 也。”故将无还令⑨ ,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⑩ 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注释】

①达:成功。这里是打好井的意思。

②军幕:军用的帐篷。

③炊:炊烟。这里用做动词,指烧火做饭。

④服:穿。裘:用动物的皮毛做的衣服。

⑤操:拿。

⑥雨:用做动词,下雨。张盖:打伞。

⑦素:平常。蓄:积蓄。

⑧用命:服从命令。

⑨还令:发出的命令没有执行或者反悔。

⑩御:用。

越境:指攻打别的国家。

持:把持、掌握。

乱将:治军没有法度的将领。

乖众:指不守法令的军队。乖:背离。

拔:攻取、拔取。

悖:背离。

以:用来。

奔北:同败北。失败。

老兵:没有战斗力的军队。

伍:古代军队的最小组织单位,五个人为一伍。失伍:指军队散乱没有秩序。


【译文】

《军谶》上说:“军井还没有凿成,将帅不说口渴;帐篷还没有架好,将帅不说疲倦;军灶还没有做好饭,将帅不说饥饿。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张伞,这叫做将帅的礼节。”将帅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军队就能团结一致而不离散,连续作战而不知疲倦,这是因为官兵之间平时互爱、思想一致的缘故。所以说,将帅平时关心理解士兵,战时就能以少胜多。

《军谶》上说:“将帅之所以有威严,在于号令严明;作战之所以获得全胜,在于军政整治;士兵之所以不怕打仗,在于服从命令。”因此,将帅要令出必行,赏罚必信,像天地那样公正,才可统领众人;士兵服从命令,才可出国作战。统率军队掌握作战形势的是将领,冲锋陷阵打败敌人夺取胜利的是士兵。所以,治军无方的将领不能让他统率军队,离心离德的军队不能用以攻伐敌人。因为它既不能攻占城池,更不能灭亡敌国,这两件事都做不到,必将导致军力疲弊。军力疲弊,就会使将帅孤立,士兵违命,用这样的军队来防守,会守不住,用它去进攻,也将会溃败,这就叫做衰落之军。衰落之军,将领就没有威信;将领没有威信,士兵也就不怕刑罚;士兵不怕刑罚,军队必然涣散;军队涣散,士兵就会逃亡;士兵逃亡,敌人就会乘机进攻;敌人乘机进攻,军队必致损丧。


【原文】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① 。推惠施恩,士力日② 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③ ,可下而不可胜④ 。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⑤ 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⑥ 。”

《军谶》曰:“贤者所适⑦ ,其前无敌。”故士可下⑧ 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致胜,则国家安定。

《军谶》曰:“将能清⑨ ,能静,能干,能整,能受谏,能听讼⑩ ,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注释】

①恕:宽恕的意思。恕己而治人:指用和宽恕自己一样的心来治理军队。

②日:一天天。

③望:观望,指望风而逃。当:通“挡”,抵挡。

④下:打败。不可胜:指不能使战士屈服。

⑤官人:官吏。

⑥震:震慑。

⑦适:往,到……去。

⑧下:谦卑。

⑨清:清廉。

⑩听讼:处理诉讼、纷争。

图:画图。这里是熟悉的意思。

负薪:指山里砍柴的人。泛指百姓。

廊:指宫殿四周的走廊。庙:庙堂。因为二者都是古代帝王和大臣议论政事的地方,因此廊庙用来代指朝廷。

宜:应该。


【译文】

《军谶》上说:“良将统率军队,要用推己及人的精神管理士兵。施加恩惠,军队的战斗力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强,打起仗来就像暴风骤雨那样迅速猛烈,进攻就像江河决堤那样汹涌澎湃。这样的军队就能使敌人望风逃窜而不敢抵抗,只有降服而不能求胜。将领能身先士卒,他统领的军队就能称雄于天下。”

《军谶》上说:“军队以赏、罚相为表里,不可偏废。赏罚严明,将帅的威信就建立起来;官吏得力士兵就心服;任用的人德才兼备,敌国就会震动。”

《军谶》上说:“贤人所归附的国家,就能所向无敌。”所以,对士人要谦恭而不可傲慢,对将领要使他愉快而不可使他有所忧虑,对谋略要深思熟虑而不可犹豫不决。对士人傲慢,下级就不会悦服;对将领忧虑,君将之间就互不信任;谋略犹豫,敌国就会乘隙进攻。这样去打仗,必然招致祸乱。将领是国家的命脉,将领能率军战胜敌人,国家才能稳固。

《军谶》上说:“将领能清廉,能镇静,能公平,能严整,能接受意见,能明辨是非,能容纳人才,能博采众议,能了解各国风土人情,能通晓山川地理,能明确地形险阻,能掌握军队权柄。”所以说,仁贤的智谋,圣明的远虑,民众的议论,朝廷上的议论,存亡兴衰的事迹,都是将领应当知道的。


【原文】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① 焉。夫②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③ ,则功臣倦④ ;专己⑤ ,则下归咎⑥ ;自伐⑦ ,则下少功⑧ ;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⑨ ,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⑩ ;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军谶》曰:“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注释】

①从:服从。

②夫:句首语气词,那。

③同:同一对待。

④倦:倦怠。

⑤专己:一意孤行。

⑥咎:错误、责任。

⑦伐:夸耀、炫耀。

⑧少功:建立的功绩小。

⑨内顾:思念妻妾,这里指迷恋女色。

⑩式:规矩法度。

奔北:打败仗。

一:团结。

设:张设、实施。

夺:失误、过失。

制:制止、抵制。

会:会集、集中。

重:稳定。

迁怒:把过错算在别人身上。

动:指相机而动、适时行动。


【译文】

将领能求贤若渴,就会听从他们的计策。拒绝规劝,智谋之士就会离去;不听从计策谋略,谋士就会背叛;善恶不分,有功的人就会消极;一意孤行,下级就会归咎于上;自我夸耀,部属就不会积极立功;听信谗言,众人就会离心离德;贪图财物,就无法禁止坏人坏事;迷恋女色,士兵就会yín乱(版 权所有 e w eny an. co m 易 文言 网)违纪。以上八条,将帅身上如有一条,就会众心不服;有了两条,就会军无规矩;有了三条,就会全军溃败;有了四条,就会祸国殃民。

《军谶》上说:“将领的谋略要保密,士兵的思想要统一,进攻敌人要迅速。”将领的谋略秘密,奸细就无法得逞;士兵的思想统一,军队就能团结一致;进攻敌人行动迅速,敌人就猝不及防。军队有了这三条原则,计划就不会被破坏。将领的谋略泄露,军队就丧失有利态势;敌人能侦察到我内部情况,祸患就不能制止;非法的财货入了军营,坏人就会聚结起来。将领有了这三点,军队必定要失败。将领没有深谋远虑,有智谋的人就会离去;将领不勇敢,官兵就会恐惧;将领轻举妄动,军心就不稳定;将领迁怒于人,全军也会恐惧。《军谶》上说:“深谋远虑,坚定勇敢,是将领宝贵的品德。适时而动,当怒而怒,是将帅用兵的艺术。”因此,虑、勇、动、怒这四项,都是将领应当谨慎遵从的。


【原文】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① 。”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军谶》曰:“兴师② 之国,务③ 先隆恩;攻取④ 之国,务先养民⑤ 。”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易⑥ 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⑦ 。


【注释】

①死夫:愿意付出生命的人。

②师:军队。兴师:发动战争。

③务:一定。

④攻取:指发动战争攻取别的国家。

⑤养民:古代指减轻徭役和赋税,给百姓修养生息的时间,以便增加人口,积累财富。

⑥易:改变。不易:指和……一样。

⑦全:成全,这里是实现的意思。


【译文】

《军谶》上说:“军中没有资财,人才就不会归附;军中没有奖赏,士兵就不会前往。”《军谶》上还说:“香饵之下,必有上钩的鱼;重赏之下,必有敢死的人。”所以,使人才衷心归向的是礼,使士兵乐于效死的是赏。用使他归附的东西招引他,用使他效死的东西明示他,所需要的人就会自动聚集。所以,先以礼相待后来又改变了的,人才就会离去;先以赏相示后来又改变了的,士兵就不愿意受驱使。只有礼、赏始终如一,部属才会争着为他效死。

《军谶》上说:“要兴兵打仗的国家,必先多施恩惠于士兵;要采取攻势的国家,必先让人民休养生息。”能以少胜多,是广施恩惠的缘故;能以弱胜强,是由于有民众。所以,良将爱护士兵,要像爱护自己一样,才能使万众一心,战无不胜。


【原文】

《军谶》曰:“用兵之要① ,必先察② 敌情:视其仓库,度③ 其粮食,卜其强弱④ ,察其天地,伺⑤ 其空隙。敌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⑥ 也;民菜色⑦ 者,穷也。千里馈粮⑧ ,民有饥色;樵苏后爨⑨ ,师不宿⑩ 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军谶》曰:“上行虐则下急刻,赋敛重数,刑罚无极,民相残贼:是谓亡国。”《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军谶》曰:“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排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注释】

①要:关键、根本。

②察:观察、考察。

③度:估计、预测。

④卜:占卜。这里应该也是预测的意思。强弱:指军队力量的强弱。

⑤伺:窥察、探查。

⑥虚:指国库空虚。

⑦菜色:饥饿之色。因为在困难时期,收成不好,因此百姓只能靠吃野菜为生,营养缺乏,所以面无血色。

⑧馈粮:指运输粮食。

⑨樵苏:打柴割草。爨:烧火。

⑩师:军队。宿:隔夜。

溃:失败。

急刻:严峻苛刻。

重数:繁重。

令:使。

饰:粉饰。

端:始、开端。

进:推举、推荐。

枉:曲。这里指不正直的人。

排挫:排挤压制。

讪:讥刺、诽谤。


【译文】

《军谶》上说:“用兵的要诀,必须首先察明敌情:了解其库存的物资,估计其粮草的多少,判断其兵力的强弱,察明天气和地形,以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所以,国家没有战事而运粮,说明国家缺粮;民众面黄肌瘦,说明国家贫穷。从千里之外送粮食,民众就会挨饿;临时打柴草做饭,军队就不能吃饱。如果要从千里之外运粮,国家就会短缺一年的粮食;从二千里之外运粮,就会短缺二年的粮食;从三千里之外运粮,就会短缺三年的粮食。这就叫国家空虚。国家空虚,民众必然贫困;民众贫困,上下就不会相亲。在这种情况下,敌人从外面进攻,民众在内部抢掠,国家就必然崩溃灭亡。”

《军谶》上说:“君主暴虐,臣属就会极端苛刻;赋税繁重,滥用刑罚,民众就会起来造反。这样,国家就会灭亡。”《军谶》上还说:“暗中贪污伪装廉洁,制造假象骗取名誉;盗用朝廷爵禄以行私惠,使上下不明,是非混淆;假装正派,骗取高官。这便是篡国的开端。”《军谶》又说:“官吏结党营私,各自引进亲信;重用坏人,压制好人;背弃公道树立私恩,同事之间相互诽谤。这便是国家祸乱的根源。”


【原文】

《军谶》曰:“强宗① 聚奸,无位而尊,威无不震;葛菡② 相连,种德立恩,夺在权位③ ;侵侮下民,国内哗喧,臣蔽不言:是谓乱根。”

《军谶》曰:“世世作奸,侵盗县官④ ;进退求便⑤ ,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军谶》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⑥ ,强弱相虏;莫适⑦ 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⑧ 。”《军谶》曰:“善善不进⑨ ,恶恶不退⑩ ,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注释】

①强宗:封建社会中的豪门,有权势的家族。

②葛菡(hàn):即野葡萄,蔓生植物,攀附在树木丛上。

③权位:高位。

④县官:指天子。

⑤便:好处、便利。

⑥若:相似。

⑦适:能够。

⑧咎:灾祸。

⑨善善:喜好善良的人。进:推荐。

⑩恶恶:厌恶恶劣的人。退:贬退、罢免。

不肖:没有贤德与才能的人。


【译文】

《军谶》上说:“豪门大族聚结奸党,虽无爵位却很显赫,威风十足让人无不恐惧;党羽勾结有如葛菡相连,私施恩惠,谋夺朝政大权;欺压民众,国内哗然,群臣却蒙蔽君主,不敢直言。这就是灾祸的根源。”

《军谶》上说:“世世代代作恶,侵夺天子权威;一举一动只求便利自己,舞文弄墨歪曲法令,以危害国君。这就是国贼。”《军谶》上说:“官多民少,尊卑不分,以强掠弱,不能禁止,必然波及好人,国家也会受害。”《军谶》上说:“喜爱好人而不进用,厌恶坏人而不斥退,有才有德的人隐退,无才无德的人却当政掌权,国家就会受到危害。”


【原文】

《军谶》曰:“枝叶强大,比周居势① ,卑贱陵② 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军谶》曰:“佞臣③ 在上,一军皆讼④ ,引威自与⑤ ,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⑥ 。专任⑦ 自己,举措伐⑧ 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⑨ 。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⑩ ,命令不通。造作奇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壅塞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故主察异,乃睹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注释】

①比周:勾结。居势:霸占高位。

②陵:侵犯、侮辱。

③佞(nìnɡ)臣:巧言谄媚的臣子。

④讼:诉讼、责备。这里是愤愤不平的意思。

⑤与:给。

⑥取容:委曲讨好、取悦别人。

⑦专任:专横霸道。

⑧举措:行动、举动。伐:夸耀、炫耀。

⑨诬述:污蔑说。庸庸:平凡无能的样子。

⑩稽留:扣留延缓。行事:指政事、公家文书。

命令:国家的政令。

易:改变。常:常法、常规。

相称:互相吹捧、表扬。

聪:听力。

其萌:指祸乱的萌芽。

主:君主。任:任用。旧齿:有声誉的老人。齿:牙齿,指代年纪。

实:充实。

述:称述、记载史册。

洋溢:广泛传播。


【译文】

《军谶》上说:“朝廷宗室权力强大,结党营私,窃踞高位,以下犯上,时间愈久,势力愈大,君主却不忍除掉他们,国家就会深受其害。”《军谶》上说:“奸佞之人当权,全军都愤愤不平,他们却仗势逞威,行动违背众意。不知进退,行事都为讨好上级。只信任自己,一举一动都自夸功劳。诽谤品德高尚的人,将其诬蔑为庸碌之辈。好坏不分,只求符合己意。积压政事,上令不向下传达。制定奇异制度,变更古制,改易常法。君主重用这种奸佞之人,势必遭受祸殃。”

《军谶》上说:“奸雄互相标榜,蒙蔽君主的眼睛,使其良莠不分。诽谤与吹捧同时盛行,以堵塞君主的耳朵,使其邪正不辨。各自庇护其亲信,使君主失去忠臣。”所以,君主明察异端的言论,就能看到祸乱的萌芽;君主使用高德贤才,奸佞之徒就会躲开;君主任用高德旧臣,万事就会治理清明;君主聘用埋名隐士,人才就会充实;如再普遍汲取百姓的智慧,就会广得人心,建立不朽的功业;不失去众人的拥护,德政才能广泛传播。


【评析】

《上略》命名为“任贤擒敌之学”,顾名思义,就是告诉人们如何选择贤才,让他担任主将,从而对抗敌人。主将是一个军队的骨干,只有这个骨干立直了,军队才可能打胜仗。因此选择主将在战争中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主将,最重要的是能够集合军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与众同恶”,这样才能同仇敌忾,才有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这是第一步。首先赢取军中将士的认同,同仇敌忾。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则要刚、强、柔、弱各种手段并用,并且要使用得恰到好处。要“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这样一来,“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如果相反,则结果也会相反的。“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这里也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作战策略,如文中说的“察敌情”:“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敌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这样具体的策略其实《三略》中涉及的并不是很多,《三略》重点在讲政治策略,而不是军事策略。


【国学故事】

1. 司马炎一举灭孙皓

魏灭蜀后,魏、吴南北对峙。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黜魏元帝曹奂,自立为武帝,国号晋,改元泰始。吴国自蜀国灭亡之后,形势已岌岌可危。吴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病死,孙权之孙孙皓为帝,孙皓沉湎酒色,后官美女多达5000名,奢侈无度,国用入不敷出。孙皓宠幸佞臣,迷信巫卜,有敢于上谏和得罪于他的大臣,不是挖眼、断足,就是剥皮、锯头。朝中人人自危,朝不虑夕。

司马炎经过5年的努力,国内政局稳定,军事实力大增,于是就着手灭吴,派尚书右仆射羊祜统领荆州诸军,镇守襄阳,虎视江南。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廓)一带的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占据凉州,司马炎分兵御边。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边地稍安,司马炎即召来羊祜商议伐吴。羊祜认为当年曹操南征失败,原因是缺乏水师,现应训练水军,制作舟舰,控制上游,一旦时机成熟,水陆齐发,一举灭吴。司马炎当即密令益州刺史王浚在巴蜀训练水军,建造大舰,长120米,可载2000余人,可驰马往来。

吴国建平(今四川巫山县北)太守吾彦发现上游不断有大量碎木漂下,推断晋必攻吴,上疏孙皓,请求增兵建平,守住险要,以防晋军顺水而下。孙皓以为晋国无力对吴用兵,根本不予理睬。吾彦只得自命民工,铸造铁链、铁锥,在西陵峡设置障碍,横锁江面。羊祜在荆州实行怀柔策略,减少守备巡逻部队,进行屯田,积蓄军粮,并与吴人友好相处。会猎时,捕获被吴人射伤的禽兽送还吴人。羊祜的这些举动,麻痹了吴人的警觉。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吴名将陆抗病死,他所辖的军队由他的5个儿子率领。吴国长江中下游防务,由于失去干练的统帅,更加削弱。

羊祜认为,伐吴时机已到,向司马炎进言:“现在伐吴可以不战而胜。”司马炎赞同。不久,羊祜病死,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年底,司马炎以琅琊王司马仙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成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复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沿江东下,六路大军共20余万人,水陆齐发,直扑东吴。王浚水师,越瞿塘,过巫峡,一举击破丹阳城(今湖北秭归东),活捉丹阳守将盛纪。进入西陵陕,舰船受阻于拦江的铁链和铁锥。王浚命水性好的士卒,撑数十个大木筏先行,将铁锥拔出,又命令士卒,将巨大的火炬安置船前,烧熔铁链。吴军原以为这些障碍足以阻止晋军,未曾派兵把守。晋军顺利地拆除水障,继续进军。在王浚进军的同时,杜预也出兵策应,派部将周旨率奇兵800人,乘夜渡江,埋伏在乐乡(今湖北滋县东北)。王浚军抵达乐乡,都督孙歆率军迎战,吴军大败。伏于城外的周旨军趁乱入城,孙歆做了晋军的俘虏。杜预、王浚水陆大军合攻江陵,斩守将伍延。随即逼降武昌(今湖北鄂城)守将,胜利结束长江上游作战。

吴主孙皓为挽救危局,派丞相张悌领精兵3万渡江退敌。军至牛渚(今安徽当涂北之采石),太守沈莹建议在此坚守,以防晋军水师。张悌不纳,率全军渡江,寻找晋军决战。吴军在杨荷(今安徽和县境内)遇王浑前锋张乔所率7000余人。张睇将其包围。张乔见寡不敌众伪降。吴军继续前进,至牌桥(杨荷以北),与王浑主力遭遇。沈莹率5000精兵发起冲击,被晋军击退,沈莹阵亡。

吴军后退,晋军乘势反击,张乔也从背后杀来,吴军全线崩溃。副军师诸葛靓劝丞相张睇后撤。张睇决意以身殉国。诸葛靓挥泪离去,不久,张睇为晋兵所杀。王浚水师抵达三山(今南京西南五十里)。吴主孙皓派游击将军张象率万余水军前去阻挡,张象竟望风而降。孙皓于是将全部军权交给陶浚,命他第二天领兵迎敌。谁知吴军将士不是纷纷逃走就是过江降晋。孙皓采用光禄勋薛宝、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同时分送降书给王浑、王浚、司马仙,想使三人争功以激起晋军内乱。王浑接到降书后,要王浚来江北商议,王浚借口“风大,不能停泊”,扬帆直指建业(今南京)。3月15日,率8万水师进入建业。吴主孙皓被迫到王浚军门请降。

晋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灭亡了割据江东57年之久的孙吴政权。

2. 曹操择将守合肥

公元215年,孙权攻破皖城之后,率10万大军直逼合肥。

此时,曹操想乘刘备在西蜀立足未稳之际,消灭刘备,特委派大将张辽守卫合肥,以防孙权的偷袭。张辽只有7000余人,将士们听说孙权以10倍有余的兵力来攻合肥,一个个谈虎色变。急迫间,曹操派人送来一个木匣,上面写着四个字:“贼来乃发。”张辽立即打开木匣,匣内有一封短信,信上写道:“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护城(如果孙权来攻城,张辽和李典两位将军出去迎战,乐进将军守城)。”

张辽把曹操的信递给乐进和李典,李典看后默不做声,乐进问张辽:“将军想怎么办?”张辽说:“孙权乘主公(曹操)远征在外,率大军而来,以为必胜无疑,我们只有先主动迎击打掉他们的锐气,才能守住合肥。”乐进见李典不说话,便说:“敌众我寡,我看还是不要冒险吧!”张辽道:“现在已是生死关头,待我出城,与孙权一决死战!”说完即吩咐备马出城。李典见状,慨然而起,道:“将军如此,李典难道能因私废公吗?我愿意听从您的指挥!”原来,李典一向与张辽不合,所以一直没有说话。

张辽留乐进守城,与李典一起率领800名精悍将士乘孙权的军队尚未建好营寨之际,突然杀入孙权所在的大营,孙权措手不及,慌忙上马逃窜,吴军大败,死伤惨重。待孙权重新把大军集结好时,张辽、李典已率800壮士退回合肥城。

吴军失了锐气,人人惧怕张辽的威名,虽然依仗人多,天天攻城,但都心怀畏惧,攻城也不肯出死力。这样,一连攻了十多天城,合肥城依然固若金汤。

据《三国志》记载:张辽,“武力过人”;乐进,“有胆略”;李典,“有雄气”、“不与诸将争功”。曹操正是根据三将各自的长处予以重任,才取得了以少胜多和反围城的胜利。

3. 魏文侯用贤不疑

战国初期,中山国的国君荒淫无道。魏文侯打算派兵前往讨伐,正在物色一位领兵的大将。有人推荐乐羊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品质又好,可以担当此任。但也有人反对说:“乐羊之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让乐羊带兵去讨伐中山国,怎么能放心呢?”

魏文侯召见乐羊说:“我有心让你率兵去收服中山国,可就是你的儿子是中山国的大官,这事情可有点不好决定啊!”

乐羊答道:“作为您的臣民,为国立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怎么能为了父子的私情,而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一边呢?我要拿不下中山国,请您惩处我好了!”

于是,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军。乐羊带着人马,直奔中山国。他用火攻的办法,把中山国的大将鼓须打败,一口气追到中山国的都城下,将城团团围住。

中山国君姬窟逼着乐舒从城楼上向乐羊喊话,劝说乐羊退兵。乐羊怒不可遏,指着乐舒大骂了一通,并叫他及早献城投降。乐舒央求说:“请能宽恕我一段时间,容我与国君合计合计。”乐羊答应以一个月为限,逾期不降就要攻城。

姬窟以为乐羊看在儿子的面子上,不见得真会攻城。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他让乐舒要求再宽限一个月,乐羊又答应了,又过了一个月,乐舒还要求再宽限一个月,乐羊继续答应了。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拖延过去了。这时,魏国宫廷里议论纷纷,不少人在魏文侯面前吹冷风,说乐羊的坏话。但魏文侯对乐羊的信任毫不动摇,并派人到前线去慰劳乐羊,犒赏将士。

又一个月的限期过去了,姬窟仍无献城的表示。于是,乐羊下令发动总攻。姬窟将乐舒五花大绑地推上城楼,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向城下喊话道:“如不停止攻城,乐舒就没命了!”乐舒也大声呼喊父亲救命。乐羊并不为之心动,他弯弓搭箭,对着儿子就要射去。这时,姬窟慌忙把乐舒拉下城楼杀了。乐羊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一举攻下了中山国,杀了暴君,安抚了百姓,留下5000人驻守,自己带着得胜人马回朝。

魏文侯领着满朝文武大臣,到安邑城外迎接。他拉着乐羊的手说:“为了收服中山国,你舍了亲生儿子,寡人实在过意不去啊!”乐羊说:“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正是做臣子的义务。”魏文侯在宫中大摆宴席,为乐羊庆功,并赏给他一只封得非常严实的箱子。回到家中,乐羊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得都是皇亲国戚、朝中大臣要撤职查办他的奏章。他边看边流泪,感慨万千地说:“要不是国君用人不疑,哪会有我今天的成功呢!”

4. 唐太宗知人善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人才思想及实践方面均有重要的建树。

唐太宗总结了历史上人才得失决定事业兴亡的深刻教训,提出了“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著名观点,作出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论断。

唐太宗李世民即皇帝位以后,原先的老部属纷纷向他伸手要官。为此,他公开申明:“用人事关重大,必须大公无私,以德才为标准,不能按关系的亲疏和资格的新旧来确定官职的大小。”“我的用人标准不是任人唯亲、唯故,而是任人唯贤、唯才。”

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不讲出身,不分亲疏和新旧,只要确有突出才干,即使是原先的仇敌,也要极力争取过来,为我所用。如魏征、王珪,都是李建成部下的知名人物,他不记前嫌,抛弃旧怨,放手使用;曾为王世充部下的戴胄,也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参与朝政;曾给谋反被杀的李密披麻戴孝、收葬尸骨的徐懋功,也同样受到重用。

唐太宗还十分注意把那些出身寒门庶族的杰出人才提拔到中央政府里来,开辟了官资浅、门户低的人担任宰相的途径。在他的朝廷大臣中,有出身于农民而官至刑部尚书的张亮,有打铁匠出身而任右武侯大将军的尉迟敬德,有白布衣而为卿相的马周,还有来自少数民族的黑齿常之、契必何力等等。

唐太宗坚信:“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他任用官员,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他对各级政府机构、官员数额均作出明确规定。他下令:“省官”,把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2000多人压缩到600多人。唐律对乱置机构、私设官员的人,规定了惩罚条款。

唐太宗非常注意求贤择善,借以保证官员的质量。他要求宰相不要不分轻重缓急,把大量的时间都消磨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而要“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这样的大事上来。

对于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唐太宗也十分重视。各州刺史都由他亲自选拔,各县县令也要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向他保举。他还把全国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寝室的屏风上,随时将他们的政绩和过失记录在上面,作为提升和贬降的参考。他再三强调说:“都督、刺史各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大权,他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治与乱,尤其需要委派称职的人,丝毫也不能掉以轻心。”他经常派出黜陟使到各地考察地方官员,有时还亲自下去考察。

唐太宗大力提倡和鼓励年迈体衰的老臣去职休息,以便年富力强的人才上来。贞观八年,开国元勋李靖自感年事已高,向唐太宗提出了告老归第的请求。唐太宗赞扬他说:“自古到今,身居富贵而能知足的人很少。不少人缺乏自知之明,能力虽然不够,也要勉强占着官位,纵然年迈多病,也不肯逊位让贤。您能顾大局、识大体,实在难能可贵。我满足您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成全您的雅志,更重要的是想把您树立为一代楷模啊。”

由于唐太宗能够知人善任,在他统治的贞观时期,出现了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局面。太宗依靠这些人,使唐帝国富强昌盛,成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强盛的一个朝代。


中略


【原文】

夫三皇① 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帝② 者,体天则③ 地,有言④ 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⑤ 功,四海化⑥ 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王⑦ 者,制⑧ 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⑨ 备衰,四海会同⑩ ,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军势》曰:“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军势》曰:“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军势》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注释】

①三皇:关于三皇的说法有很多。有以下几种: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所引的《礼纬含文嘉》);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伏羲、祝融、神农(《白虎通·号篇》);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伏羲、神农、黄帝(《尚书》、《帝王世纪》)。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早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河图》、《三五历》)。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为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但是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

②帝:指五帝。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这种说法因为经书地位的尊贵,因此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③则:效法。

④言:教化的言语。

⑤让:辞让、推让、谦让。

⑥化:教化。

⑦王:指三王,即夏商周三朝的开创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者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⑧制:统治、管理。

⑨矩:原本的意思是画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此处引申为法度。

⑩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叫做会同。

王职:朝廷官员的职务。

以:凭借、通过。

霸:指“春秋五霸”,这一名词也有几种说法。(1)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2)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孟子·告子下》)。(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夫差(《荀子·王霸》中杨倞注)。其中第二种说法较为常用。

用命:服从命令。

内御:请示上级,指由朝廷控制。

邀:追求。

为:因为。

附:依附。


【译文】

在远古的三皇时代,尽管他们没有治理国家的言辞、政令,却有良好的风气自然流传四海,所以天下人都不知道这个功劳应该归于谁。到了五帝的时代,他们效法顺应自然规律,设教施令,天下太平安乐。君臣之间相互谦让而不争功,因而教化流传于四海,百姓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太平安乐。所以使用臣属不必依靠礼赏有功的人,也能相处得和谐而无矛盾。到了三王时代,注重以道德治人,使人心悦诚服;制定各种法规以防世道衰乱,四海诸侯按时朝见,朝廷职权就不衰落。这样,虽有军备,却无战祸。君不疑臣,臣不疑君,国家安定,君权巩固,臣属适时身退,君臣之间也能和谐而无矛盾。春秋时期的五霸时代,统治臣属用权术,结交贤士靠信义,使用人才靠奖赏。如果信义减弱,贤士就会疏远,奖赏不够,属下也不会听从命令。

古代的兵书《军势》说:“出兵打仗,将帅军务在于自行决断。如果进退都要受朝廷的控制,那就很难成功。”《军势》上说:“使用有智谋、勇敢、贪婪和愚笨人的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谋的人乐于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好实现其志愿,贪婪的人追求利禄,愚笨的人不顾惜生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来使用他们。这是军队用人的妙术。”《军势》上说:“不要让能言善辩的人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这会混淆视听,扰乱军心;也不要用仁慈的人掌管财物,因为他们会滥施财物去迎合下级。”《军势》上说:“军队中要禁止巫祝,不准他们给官兵卜问军事上的吉凶。”


【原文】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① 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② 谋。”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③ 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④ 。

故圣王御⑤ 世,观盛衰,度⑥ 得失,而为之制⑦ 。故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⑧ 竭,则盟誓相诛伐。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⑨ 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

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⑩ 古。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


【注释】

①以:用、通过。

②暗主:昏庸的主子。

③事:服侍。

④蹶:跌倒。引申为倾覆。

⑤御:治理、管理。

⑥度:观测、预测、估计。

⑦制:这里用做动词,制定制度法令。

⑧泽:恩泽。

⑨嫌:嫌疑。

⑩师:效法、仿效。

差:划分等级、区别。

晓:明白。

明:明白、知道。

源:本源,根渊。

纪:纲纪、根本。


【译文】

《军势》上说:“使用有节操的人不能靠钱财,因为有节操的人不会为不仁的人去效死卖命;聪明的人,不会为昏庸的君主出谋划策。”君主不可以没有德行,没有德行,臣属就会叛离;君主也不可以没有威严,没有威严,就会丧失权力。臣属不可以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就不能为君主尽忠守职;不可以没有威严,没有威严,国家就会衰弱,威严过盛,自己就会栽跟头。

所以圣王统治天下,观察盛衰的变化,考虑得失的原因,从而建立制度。所以规定诸侯辖二军,方伯辖三军,天子辖六军。后来天下混乱,叛逆逐渐发生,天子的恩泽竭尽,诸侯之间就会结盟立誓互相攻伐。由于政治军事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办法消灭谁,于是千方百计收揽英雄之心,与他们同喜好同憎恶,然后再运用权术。所以,不用计策就无法决嫌定疑,不诡诈出奇就不能破奸灭寇,不施阴谋就不能成功。

圣人能够体察宇宙的法则,贤者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智者能够以古为师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因此,《三略》一书是为乱世而作的。通观全篇,《上略》是说设置礼赏,辨别奸雄,阐述成败的;《中略》是区别德行、明察权变的;《下略》是阐述道德、分析安危,说明嫉贤妒能、迫害人才的灾祸的。所以,君主深通《上略》之理,就能任用贤人,战败敌人;深通《中略》之道,就能驾驭将帅统领士兵;深通《下略》之言,就能明白盛衰的根源,熟悉治国的纲纪。臣属深知《中略》之道,就能成就功业保全身家。


【原文】

夫高鸟① 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② 亡。亡者,非丧其身也,谓夺其威废其权也:封之于朝,极③ 人臣之位,以显其功;中州善国④ ,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说⑤ 其心。夫人众一合而不可卒⑥ 离,威权一与⑦ 而不可卒移。还师罢军,存亡之阶⑧ 。故弱之以位⑨ ,夺之以国⑩ ,是谓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论骏也。存社稷罗英雄者,《中略》之势也,故世主秘焉。


【注释】

①高鸟:即飞鸟。

②谋臣:参与出谋划策的属下。

③极:极点、极致。

④中州善国:中原最好的国土。

⑤说:通“悦”,取悦,使……高兴。

⑥一合:统一。卒:通“猝”,突然。

⑦一与:交给一个人,指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⑧阶:阶梯。这里指关键、根本。

⑨位:高位。

⑩国:国土。指分封土地。

作:作为、行为。

论:道理、理论。骏:通“驳”,驳杂。

社:土地神。稷:谷神。因为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因此后来社稷就成为了国家的代名词。

势:权势。

秘:这里用做动词,当作秘密、宝贝的意思。


【译文】

高飞的鸟死了,良弓就要被收藏起来;敌国灭亡了,谋臣就要被消灭。所谓消灭,并不是消灭他们的肉体,而是削弱他们的威势,剥夺他们的权力:在朝廷上给他们高官厚禄,以表彰他们的功劳;再给他们中原的良田沃地,就会使他们家庭富裕;再给他们美女珍宝,就会使他们心情舒畅。士卒一经编成就不能仓促解散,兵权一经授予就不能马上改变。战争结束将帅班师回朝的时候,正是君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削弱将帅的实力而给他们高位,剥夺他的兵权而封给他们以土地,这是“霸者”统御将帅的策略。因此,“霸者”的行为,其道理是很复杂的。既要保全国家又要收罗英雄,这就是《中略》所论的权势,是历代国君的秘宝。


【评析】

《中略》命名为“御将统众之计”,说的就是怎样管理将领、统一军队的计谋、方法。作为首领,有四种统一、安定部下的方式,即“三皇之法”、“五帝之法”、“王者之法”、“霸者之法”。第一种方法是很玄妙的,是自然而然进行的方法;第二种方法则是要效法天地来制定措施,让天下人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教化,从而具有仁德之心,服从统治者的命令;第三种方法是统治者遵循“道”来治理国家,让天下人都心甘情愿地服从;第四种是统治者用权变和信用统一诸侯,使民心归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一种,那么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主将发出的命令要果断,不需要事事都请示上级;要合理调遣智者、勇敢的人、有贪欲的人、愚笨的人,根据他们的特点让他们的本领尽可能地发挥;要稳定军心,不让能说会道的人称赞敌方,军中也不能听从巫祝的话,以免妖言惑众、军心涣散。主将要有德行,从而部下才能顺服、听从。

本篇指出《三略》是衰世的作品。因此,此书写作的目的其实不完全在怎样调兵遣将、谋敌制胜上,而是要使统治者以德治兵、治国。关于这一点,《下略》中有具体的论述。所以这里说“《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中略》写作的目的在于“存社稷罗英雄者”,这是《中略》的效力。


【国学故事】

1. 唐太宗用人论功定赏

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召集群臣,论功行赏,封房玄龄为中书令、邗国公,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蔡国公,都为一等功臣。当时诸将争功,乱哄哄地闹个不停。淮安王李神通仗着自己是太宗的叔父,带头发泄不满说:“您和高祖从太原一起兵,我即举兵响应,平定京师立下了大功。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不过是些刀笔之吏,却被封为一等功臣,职位在我之上,我哪能咽下这口气!”太宗开导淮安王说:“国家的大事,无非是赏与罚。赏得公平,没有功劳的人就会自动靠边;罚得恰当,作恶的就会有所收敛。可见,奖赏什么人,惩罚什么人,是不能草率从事的。我是根据功劳的大小来确定奖赏的。开始起义,叔父虽然首先带兵响应,大概也是自己想免除祸灾。后来窦建德吞并山东,叔父全军覆灭。房玄龄等人在军营中出谋划策,坐在那里安定了国家,有运筹帷幄的丰功伟绩。论功行赏,被列入一等功臣是当之无愧的。叔父您与我是骨肉至亲,可不能利用私情去和那些功勋卓著的人争功啊!”淮安王被说得满面羞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将军丘师利等人本来打算跟在淮安王后面一同起哄,听了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批评,也都打消了争功比高低的念头。他们说:“陛下这样公道,不徇私情,我们怎能不安分呢!”于是都心悦诚服。

房玄龄说:“皇上当秦王时,府中的旧人没升官的都抱怨。认为服侍皇上多年了,任命的官职反而在皇上兄弟的府中人之后。”唐太宗说:“大公无私才能让天下人心服。我和你每天所吃所穿,都是索取老百姓的。因此,设立官员的职务,为的是给百姓办事。应当选择有才能的人来用,不能根据新人旧人来排定职务的大小。真要是新人有才能,旧人不像样子,怎么可以抛开新人而用旧人呢!现在不谈他们有没有才能,光说他们满意不满意,难道这是掌管国家大政的原则吗!”

2. 狄青掷钱稳军心

北宋时期,南方广源州的侬智高起兵反叛朝廷,宋仁宗派大将军狄青前去平定。

狄青率大军离开桂林后,由于出路艰险,一些士兵开了小差,而且,日落日出,开小差的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即使严加惩处,也收效不大。狄青手下有个多才多智的谋士,叫做刘易,狄青向刘易请教对策,刘易搜肠刮肚,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几天后,大军在途中休息。狄青召集身边的将士,对他们说:“此次远征,山高水险,路途坎坷,吉凶难卜,难怪弟兄们开小差。我现在想借助神明来测知吉凶,我把100个铜钱扔上天空,待它们落到地上,如果个个面朝上,那就是吉,我们就进军;如果有一个铜钱不是面朝上,那就是凶,我们要班师回朝,诸位意见如何?”众将士齐声说“好”。

狄青命令一名亲兵拿来一袋铜钱,狄青伸手从袋子中抓了一把,数足是100个,攥在手中,然后闭上双眼,虔诚地祷告:“神明保佑!神明保佑……”

将士们一个个瞪大眼睛,望着狄青。

突然,狄青睁开两眼,将100个铜钱抛入空中,待铜钱落地,将士们纷纷跑上前观看——100个铜钱个个面朝上!顿时,“神明保佑”的欢呼声响震山谷,三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

狄青向天空中跪拜致意,然后命人拿来100只钉子,把100个铜钱钉在地上,又用青纱罩在上面,还亲自动手加了封,最后,再次祷告:“待大军得胜回朝,一定用厚礼祭奠神明,到那时再取回这些铜钱!”

其实,这是谋士刘易借助将士们迷信鬼神的心理来稳定军心的一条“诡计”——因为所有100个铜钱的上、下都是“面”,铜钱和“将士”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

果然,狄青掷铜钱以后,士气高涨,再也没人开小差。狄青指挥三军迅速南进,一举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

3. 戚继光恩威并用练精兵

“戚家军”是一支名垂青史的光荣军队,他的创建者是明朝参将戚继光。

明朝嘉靖年间,江浙沿海一带倭寇横行,戚继光奉命组建一支新军抵抗倭寇。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戚继光亲赴义乌、永康等地招募了4000多名新兵,对新兵进行精心训练。

戚继光把实战杀敌作为最重要的训练。他按士兵的年龄大小、身材高矮、体质强弱不同,分别授予不同的兵器,让士兵身穿重甲、手握重器、脚裹沙袋,练习体力、手力和脚力。倭寇的活动范围集中在江浙沿海一带,戚继光根据江浙沿海的地形和倭寇的作战特点,创制了鸳鸯阵法、两仪阵法、小三才阵法和三才阵法,这些阵法,长短兵器结合,变化无穷,在实践中显示了无穷的威力。戚继光还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要求全军将士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违者严加惩处。一次,一名跟随戚继光多年的亲兵违反了军规,戚继光得知后,立刻命令依照军法斩首示众,众将士无不悚然。

对于那些作战勇敢、立有战功的将士,戚继光总是论功行赏,不断地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职位上来。

戚继光的“新军”组建不久,倭寇在台州(今浙江沿海)一带登陆,戚继光与倭寇交战9次,9战9捷。倭寇逃离浙江,转而骚扰福建、广东沿海,戚继光又转战福建、广东,在广东横屿岛歼敌2000多人,在广东牛田连破倭营60多座,在福建将倭寇全部逐走。

由于戚继光的卓越功绩,戚继光的“新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戚家军”。

4. 清军有兵不练屡遭败

我们不能忘记近代史上当帝国主义军队一次又一次入侵我国之时,有着庞大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大清王朝,屡战屡败,眼睁睁地看着帝国主义破门而入,疯狂地掠夺和瓜分我们的祖国。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很多,从军事角度而言,官兵素质差,缺乏战斗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镇江陷落之时,钦差大臣赛尚阿提出,凭长江天险,与英军决一雌雄。道光帝叹息说:“无人、无兵、无船,奈何?奈何?”(《道光夷务》第五册)他所说的“无人”,指无长于韬略的将领;“无兵”,指少英勇善战的军队。当时澳门新闻报曾这样评论说:“中国之武备,普天之下,为至软弱的极不中用之武备”,“其国中之兵,说有70万之众,未必有1000人合用”(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这些话虽然不无夸张,但清军之无战斗力则是毋庸置疑的。

清军许多高级将领不学无术,战守无策,一味被所谓“船坚炮利”所吓倒,听凭英军沿海北上、南下,不敢进行坚决的还击。钦差大臣琦善接替林则徐后,只知裁减水师,遣散水勇,撤除障碍,允割香港,赔偿巨款,一心退让乞和。靖逆将军奕山督师广州,不思如何退敌,反而叫嚷“防民甚于防寇”,广州被围立即竖起白旗投降。三元里人民自动抗击英军,而他却为英军解围。扬武将军奕经援浙,屯兵苏州不前,沉溺于歌舞酒色,后分兵三路,同时反攻宁波、镇海、定海,企图侥幸取胜,结果大败而还。更愚蠢的是参赞杨芳,竟然收集民间马桶,想以邪术破坏英军猛烈炮火。当英军进至南京江面时,两万英军已减员至7000人,而且病号相当多,能战之兵只有3000人,已成强弩之末了。可是,掌握指挥大权的清朝重臣们怯敌惧战,不趁机实施还击,反而向英军屈膝投降。依靠这样一群昏庸腐朽的将帅指挥作战,鸦片战争焉有不败之理。

大量史料说明,多数清军基层官兵只知酗酒、吸毒、聚赌、狎妓、养鸟、强拉民夫、欺压民众。浙东前线有的旗兵,竟“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不愿打仗,也不会打仗。厦门地方官徐继畲这样描写当时清军情况:“人不知战,名之为兵,实则市人,无纪律,无赏罚,见贼即走。”(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怎么能够指望这样的军队去战胜敌人!

一切先进的军事学术,高超的技术战术,过人的胆略和非凡的勇敢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都是从严格、艰苦、紧张的训练活动中获得的。清军入关后耽于安乐,无心征战,将军事训练弃置一边。

操练废止,终日“钻营、奉迎、取巧、油滑、偷懒、克扣、冒饷、窝娼、庇盗、开赌场、吸鸦片”(罗尔纲《绿营兵志》),技术战术无从提高,嘉庆帝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御批道:“于甲辰年南巡至杭,营伍骑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当时以为笑谈。”(罗尔纲《绿营兵志》),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在饥渴劳累、险象丛生的战场上制伏对手!侵略军在许多地方如入无人之境,正是由于清军缺乏严格训练,战斗力丧失的结果。

今天,我们正处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帝国主义靠几尊大炮即可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炮舰政策的影子并没有完全从地球上消失,国家利益仍然需要国防来保卫。只有提高军队素质,铸造国防的利剑,才能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 孙武军前斩美人

春秋末年,孙武从齐国来到南方的吴国,经吴国大夫伍子胥的介绍,见到了吴王阖闾。吴王说:“你写的兵法13篇我已经读过了,你能用我的宫娥彩女做一次军事演习吗?”

显然,吴王并不是要看认真的军事演习,而是要和孙武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孙武知道吴王的用意,决心因势利导,假戏真做,使这次军事演习成为体现纪律严明、信赏必罚以及“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些最新军事思想的典范。

于是从宫中选出180个美女,分成两队,任命吴王最喜爱的两个宠姬作为队长,每个人都手持方天画戟,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孙武耐心细致地对她们进行交代:“你们知道前心,后背,左手,右手吗?如果发布命令‘向前走’,就对着前心走;‘向后走’,就转过身走;‘向左走’,朝左手走;‘向右走’,朝右手走。这些口令你们都听清楚了吗?”180名女兵同声回答:“听清楚了”。

接着在军前树立银光闪闪的大斧,这是用来执行军法的,违背军法的当场斩头示众。

孙武下令擂起战鼓,发布“向右走”的口令,这些在宫中娇生惯养的美人哈哈大笑,站在原地不动。孙武说:“你们可能对口令还不明白,对军法还不熟习。”又不厌其烦地三令五申,直到每一个人都明白无误。

孙武第二次下令擂起战鼓,发布“向左走”的口令,这些美女更加笑得前仰后合,仍然站在原地。孙武严肃地指出:“口令不明,军法不熟,是大将的责任;口令已明,军法已熟,而不按口令行动,是违反军法,两名队长应承担罪责。”下令把两名队长推出斩首。

吴王在远处高台上正看得高兴,忽见孙武要斩两名队长,连忙派专使下来制止,说:“我已经知道孙将军会用兵了,这两个美人是我最宠爱的,没有她们,我吃饭不香,睡觉不甜,请不要杀她们。”孙武对专使说:“吴王既然任命我为军事演习中的大将,大将在军事行动之中是可以不接受国王命令的。”两名队长的头用大斧剁下来,放在盘子里在军前传观,又任命两名宫女充当队长,重新擂起战鼓发布各种口令,两队女兵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跪下、起立,一举一动都符合军令的要求,严肃认真,鸦雀无声。孙武使人向吴王报告:“这支娘子军已经训练就绪,可以使她们去赴汤蹈火,请吴王下来观看。”吴王因两个宠姬被杀,心里十分难过,说:“孙将军请回宾馆休息,我不愿下来观看。”孙武说:“吴王只会说空话,而怕做实事。”

通过这次军事演习,吴王了解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任命他为吴国的大将。后来,孙武率领吴国的军队打败强大的楚国,攻进楚国的首都,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

6. 李愬善待降将克蔡州

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彰义、淮宁,均属淮西道,治所在蔡州)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隐匿父丧不报,对外谎称父亲得病,由他自己统领军务。随后,吴元济以蔡州为据点,在淮西烧杀抢掠,公然反叛。唐宪宗派人安抚不成,只得调遣各路兵马前往讨伐。平叛战争持续两年多,屡遭失败。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为了尽快结束战事,李愬主动给唐宪宗上书,请求领兵讨伐吴元济。李愬是唐朝著名大将李晟的儿子,青年时代即受朝廷的重用,历任多种官职,政绩卓著。当时新任宰相裴度也认为李愬有军事才能,可以重用。唐宪宗遂命李愬为隋唐邓节度使,负责西路官军的指挥。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李愬到达淮西前线的唐州(今河南泌阳县)。他看到官军将士普遍惧战,士气低落。李愬因而决定暂时不主动出击。他首先慰问将士,抚恤伤病人员,让部队战士休养生息。淮西叛军由于连败官军,滋生轻敌情绪,又见新任的统帅李愬并不采取军事行动,因而不做任何准备。西线官军经过几个月的整顿,已经可以作战了,李愬便着手进攻蔡州。考虑到兵力不足,采取“以敌制敌”的斗争策略,削弱叛军实力,增强自身力量,最后消灭叛军。一天李愬部将马少良在巡逻时与叛军丁士良相遇,展开一场恶战。最后丁士良战得精疲力竭,被马少良生擒而归,丁士良随即被押到李愬跟前。李愬问他有何话说。丁士良镇定自若地说:“大丈夫死则死耳,啰唆什么!”李愬叹道:“好一个大丈夫!”即令部下给他松绑,并任为将。于是丁士良感激李愬再生之恩,甘愿以死相报。当时蔡州西面有一个重要的外围据点文城栅,由叛将吴秀琳驻守,唐军曾数攻不克。丁士良向李愬献策道:“文城栅之所以难以攻破,都是因为有陈光洽在为吴秀琳出谋划策。公若许可,我就设法去把陈光洽捉来。”李愬欣然表示赞同。丁士良果然捉获了陈光洽。吴秀琳由于失去陈光洽为他谋划,没多久就献出文城栅,率部投降。李愬重用为衙将。吴秀琳属下有一员干将,名叫李宪,颇有才勇,李愬替他更名为李忠义,然后让他在身边做事。李愬又命人把文城栅降将的家属全部迁到唐州保护起来。由于连续取得胜利,官军士气重新振奋起来。叛军见形势不利,纷纷投降。李愬让他们去留自便,对家有父母的,还特别发给衣帛路费。不少降卒感激不已,愿意留下为李愬打仗。李愬每得降卒,必定亲切接待,多方询问,因而叛军中地形险易,兵力虚实无不知晓。李愬开始谋取蔡州叛将,吴秀琳献策道:“兴桥栅(在文城栅以东)守将李祜是吴元济的健将,骁勇善战,公欲取蔡,非先取李祜不可!”一日,探马飞报,说是李祜率领士卒在张柴村割麦。李愬设下300伏兵,活捉了李祜。由于李祜在以往的战斗中杀死不少官军,众将都非常恨他,纷纷要求把他杀死。李愬连忙劝退众将,亲自为李祜松缚,待为上宾。李祜见李愬如此优待降将,愿弃暗投明,与李愬一起筹划攻取蔡州。诸将对李愬把人人切齿痛恨的降将待为上宾,并委以重任的做法,不理解,不服气。李愬只好派人将李祜押送朝廷处置。事先上了一道密表,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意图,并且说:“李祜是讨伐吴元济不可缺少的将才,如若杀了他,平定蔡州恐怕难以成功。”唐宪宗甚为赞赏李愬善待降将的做法,下诏赦免了李祜,让他返回到李愬军中。李愬随即任命李祜为散兵马使,令其佩刀,出入李愬营帐。经过这一番波折,李祜愈加感激朝廷的信任,不断为李愬出谋献策。其他降将见此,更加愿意拼死效力。没多久,李愬即用李祜的计策,雪夜攻破蔡州,迫降吴元济。


下略


【原文】

夫能扶① 天下之危者,则据② 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③ 于民,则贤人归④ 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⑤ 。求贤以⑥ 德,致⑦ 圣以道。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⑧ 。微者危之阶⑨ ,乖者亡之征⑩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

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注释】

①夫:句首发语词,那。扶:救。

②据:有。

③泽:恩泽。及:到、给予。

④归:归顺。

⑤六合:即天地东南西北六者。实际上指天下。同:统一。

⑥以:用。

⑦致:来,使……到来。

⑧乖:背乱。

⑨阶:阶梯。引申为根由、原因。

⑩征:征兆。

降人:使人降服、投降。体:身体。这里指行动。

图:图谋、策划。始:开创。

金石:打击乐器的统称。丝竹:管弦乐器的统称。

谓:说、指。

都:国都。邑:京城。都邑:指国家。

君:统治、治理。节:节制、规范。

和:和谐。

乐:第二个“乐”是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能有挽救天下于危亡的人,就能使天下安宁;能有消除天下忧患的人,就能享有天下的快乐;能有拯救天下灾祸的人,就能获得天下的幸福。所以恩泽及于民众,贤人就会归顺他;恩泽及于万物,圣人就会归向他。贤人归向的国家,这个国家就会强盛;圣人归附,天下就会统一。招求贤人要凭德,聘请圣人要靠道。贤人离去,国家就会衰弱;圣人离去,国家就会混乱。衰弱是危险的由来,混乱是危亡的征兆。贤人执政,能使人在行动上顺从;圣人执政,能使人心悦诚服。使人行动顺从,就可以图谋创业;令人心悦诚服就可以善始善终。使人行动顺从用礼,使人心悦诚服要靠乐。

所谓乐,不只是金、石、丝、竹等乐器,而是使人爱家庭、爱宗族、爱职业、爱国家,拥护政令,讲究道德。这样治民的君主,通过制作音乐来加以调节,使人们不失和谐。所以,有德的君主,用音乐来使民众欢乐;无德的君主,只知道用音乐使自己快乐。使民众都快乐,才能保持长久;只图自己快乐,不久便会灭亡。


【原文】

释① 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② 。佚政③ 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曰务广地者荒④ ,务广德者强;能有⑤ 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⑥ 。残灭之政,累世⑦ 受患。造作过制⑧ ,虽⑨ 成必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⑩ ,顺者治之要。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

故夙兴夜寐,礼之制也;讨贼报仇,义之决也;恻隐之心,仁之发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


【注释】

①释:放开、放弃。

②佚:通“逸”,安逸。终:结果。这里是好结果的意思。

③佚政:即“逸政”,安逸的政策、简单的政策。即“无为之政”,使百姓休养生息的为政方式。

④务:从事。荒:灭亡。

⑤有:前一个“有”是保持、保有的意思。

⑥残:毁灭。

⑦累世:接连几世。

⑧造作:指建造宫室园林之类的活动。过:超过。制:制度所规定的标准。

⑨虽:即使。

⑩招:招致。指根源、原因。

治:治理。要:关键。

蹈:踩、踏。引申为遵循、实行。

得:心得。

宜:应该遵守的原则。

体:规矩、规范。

夙:早上。兴:起来劳作。寐:睡觉。

决:决断、决定。

恻隐:悲痛、伤痛、不忍。

发:开端。


【译文】

不搞好内政而图谋向外扩张的,会劳民伤财而无收获;不从事向外扩张而图谋搞好内政的,反而能国固兵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治,就会使臣属忠信;实行劳民伤财的政治,必然使民众怒恨。所以说,热衷于扩张领土的,内政必然荒废;着意广施恩德的,国家必定强盛;能保持自己所该有的,会得到安宁;贪图别人所有的,会招来祸殃。残暴的政治,世世代代都将受害;所作所为超过限度,即使开始成功也终将失败。不以身作则,只是一味教训别人的,违背了常理;正人先正己,以行动教育别人的,才顺乎常理。违背常理是致乱的根源,顺乎常理才是安定的关键。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道是人们所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德是人们从道中所领悟的心得,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礼是人们所应遵守的规范。这五者缺一不可。

所以,人们每天的生活行动,都要受礼的约束;讨贼报仇是受义的决定;同情之心是仁爱的开端;正己以正人是修德的途径;使人平均,各得其所,是道的教化。


【原文】

出君下① 臣名曰命,施于竹帛② 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③ 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④ ;邪臣胜,则主威⑤ 伤。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⑥ ,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⑦ ,而下⑧ 尽力。废⑨ 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佑,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众疑无定国⑩ ,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

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仇治仇,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


【注释】

①出:出自。下:下达。

②施:实施。这里是书写的意思。竹:竹子、竹片。帛:布帛。

③夫:句首语气词。

④胜:得逞、得势。

⑤威:威严、威信。

⑥不肖:不仁。

⑦人:指贤能的人。

⑧下:属下。

⑨废:废除、罢免。

⑩定国:安定的国家。

治民:顺从的百姓。

定:安定。这里是澄清的意思。还:回去。这里是消除的意思。

逆:违背。

结:结果。

使:使用。

是:这。谓:叫做。


【译文】

君主以口述给臣下的指示叫命,把它写在竹帛上则叫令,执行命令就是为政。命有错误,令就不能实行;令不能实行,政就不能正确;政不能正确,治国之道就行不通;治国之道行不通,奸邪之臣就会得势;奸邪得势,君主的权威就要受到威胁。千里之外迎请“贤人”,路途是遥远的;招引奸佞之徒,路途却是近便的。所以,英明的君主宁愿舍近求远,就能成全功业、尊重贤人,下级也就会为他尽心竭力。废黜一个好人,许多好人都会丧气;奖励一个坏人,许多坏人都会到来。好人得到保护,坏人得到惩罚,国家就会安定,众多好人就会到来。民众有疑虑,国家就不会安定;民众惶惑不安,就不会守秩序。只有疑虑消失,惶惑除去,国家才能安宁。一项法令违背民意,其他法令也会失去效用;一项坏的政令施行了,就会结下许多恶果。

所以,对顺民要给予好处,对凶民要加以制裁,这样,法令就能推行,众人也无怨言。用民众所怨恨的法令去治理心存怨恨的民众,这叫逆天行事;用民众所仇恨的措施去治理胸怀仇恨的民众,其祸患不可挽救。治理民众要使他们心悦诚服,而要达到这个程度,就必须政治清明,这样,民众就各得其所,天下也就太平安宁了。


【原文】

犯上者尊① ,贪鄙② 者富,虽有圣王,不能致③ 其治。犯上者诛,贪鄙者拘④ ,则化行而众恶消。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⑤ ;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⑥ 。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⑦ 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⑧ 高而名扬于后世。


【注释】

①尊:尊贵。指得到尊贵的地位。

②贪鄙:贪欲强烈并且卑鄙浅陋。

③致:达到。

④拘:拘留、拘禁。

⑤爵禄得:以爵禄得。

⑥胁:威胁、压迫。

⑦所以:用来行动的方法、途径。以:用。

⑧道:道德,品德。


【译文】

犯上的人反而身居高官,贪婪卑鄙之徒反而富足,那么,即使有圣王也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只有犯上的人受到诛戮,贪婪卑鄙的人受到拘禁,良好的风气才能树立,坏人坏事才能清除。高尚纯洁的人,是不能用爵禄收买得到的;有正义感有气节的人,是不能用威刑胁迫的。所以,圣明的君主招求贤人,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招求高尚纯洁的人,要重礼;招求有正义感有气节的人,要重道。这样才能招到贤士,君主的圣名也才能保全。

德才出众的人,能明察盛衰的根源,通晓成败的缘由,详察治乱的关键,深知进退的节度。虽然穷困也不做亡国的官吏,虽然贫寒也不领取混乱之邦的俸禄。胸怀安邦治国之道的隐匿者,视时而动就能做最高的官。当遇到志同道合的君主时,定能建立卓越的功勋。这正是他们能以高尚的道德而流芳后世的原因。


【原文】

圣王之用兵,非乐① 也,将以诛暴讨②乱也 。夫以③ 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④ ,临不测而挤欲堕⑤ ,其克⑥ 必矣。所以优游恬淡⑦ 而不进者,重⑧ 伤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

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豪杰秉⑨ 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


【注释】

①乐:指喜欢作战。

②暴:暴虐。讨:讨伐。

③以:用。

④决:排除堵塞物,疏通水道。溉:浇灌。爝火:火把。

⑤临:到达。不测:不可测量,指深渊。欲:即将。堕:掉落。

⑥克:能够、胜利。

⑦优游恬淡:舒缓、迟缓的样子。

⑧重:看重、重视。

⑨豪杰:汉代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有时是贬义。这里就是贬义词,指逞强施威的人。秉:秉持、把持、掌握、控制。


【译文】

圣王用兵,不是好战,而是用以讨伐暴乱。以正义讨伐不义,就像决开江河,让大水去淹没微弱的火把,就像在深渊的岸边去挤一个摇摇欲坠的人,其成功是必然的。圣王之所以悠闲安逸而不急于用兵,是不愿过多地造成人和物的损伤。战争毕竟是不吉祥之事,是天道所厌恶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进行战争,才符合天道。人顺应天道,就好像鱼在水里一样,得水便生,离水便死。

所以,君子要时刻警惕自己而不能背离天道。豪强执政当权,国家的威严就要削弱;生杀大权操在豪强手中,国势就衰竭。豪强俯首听命,国家才可长久;生杀大权操在君主手中,国家才能安宁。民众穷困,国家就没有储备;只有民众富裕,国家才能安乐。


【原文】

贤臣内① ,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② 。内外失宜③ ,祸乱传世。大臣疑④ 主,众奸集聚。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

伤贤者,殃⑤ 及三世;蔽⑥ 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进⑦ 贤者,福流⑧ 子孙。故君子急于进贤而美名彰⑨ 焉。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注释】

①内:任用、亲近。

②毙:倒下。这里是遭受陷害的意思。

③宜:合适。引申为法度。

④疑:通“拟”,比拟。

⑤殃:灾祸、灾殃。

⑥蔽:遮蔽、埋没。

⑦进:推荐、推举。

⑧流:延续。

⑨彰:彰显、显著。


【译文】

贤臣被任用,奸臣就会被疏远;奸臣被任用,贤臣就会遭陷害。任用奸臣,疏远贤臣,祸乱就会延及后世。大臣傲上自比君主,众奸就会乘机聚集。臣属居于君主的地位,上下就混乱;君主处于臣位,上下秩序就失当。

伤害贤人的,祸患将会延及子孙后代;埋没贤人的,本人也会遭受祸害;忌妒贤人的,自身的名誉也难保全;只有荐贤举能的人,才能造福子孙后代。所以君子急于推荐贤人,因而美名显扬。利一人而危害百人,民众就想离开都城;利一人而危害万人,全国民众都想离散;除去一人而有利于百人,众人就会仰慕恩泽;除去一人而有利万人,国政就不会混乱。


【评析】

《下略》命名为“以防不测之略”,意思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本篇开篇就指出“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救天下之祸”,表明希望有人可以拯救乱世、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就像《中略》指出的那样,“《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是告诉统治者要以德来治理天下,即使发动战争也要遵循“德”的原则,不能穷兵黩武,要“降人以体”、“降人以心”,让人们真心实意地归附。要“务广德”,这样才能强盛。统治者要“道”、“德”、“仁”、“义”、“礼”五者并用,以道德服天下。这样以后,他所颁布的政令才会得到很好的施行。这样才会亲近贤人、疏远不肖的佞臣,使天下的贤才都慕名来归附,小人都闻风丧胆地逃跑。施行的政令要合适,“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因此施行政令不能不谨慎。

要做到发动战争并非是因为喜好战争,并非为了欺凌弱小的国家,掠取他们的财富,而是不得已的行动,是为了“诛暴讨乱”。只有这样才能“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战争是不吉祥的,到了不得已必须发动战争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伤害人、物,要始终保持仁德的心。

统治者要任用贤人,这是《三略》反复强调的。君主要掌握杀生大权,不要让残暴、横行的人担当将领,要使君、臣的名分清楚明白,不能逾越了等级的规定。这样以德执政,必定可以造福后代、留名千载。


【国学故事】

1. 李从珂与后唐兴亡

五代后唐的李从珂从小就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潞王。李嗣源死后,其子李从厚继位,史称闵帝。闵帝年纪小,朝政全由朱弘昭等人把持。朱弘昭将朝廷重臣贬的贬、黜的黜,李从珂难逃厄运,于是在凤翔(陕西凤翔县)起兵。朝廷闻报,立即派西都留守王思同领兵征讨。

凤翔城墙低矮不坚,护城河也很浅,王思同没费多少力气就连克凤翔东西关城,直逼凤翔城下。李从珂见形势险危,冒险登上城楼向城外将士呼喊道:“我从小就跟随先帝出生入死,打下今天的江山,如今朝廷奸邪之人当道,挑拨我们骨肉之情,我有什么罪过,非要置我于死地呢?”说罢,声泪俱下。

王思同带来的兵将都曾跟随李从珂出征过,十分同情李从珂。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本来就跟朱弘昭不合,乘机大喊道:“大相公(即李从珂)才是我们的真正主人啊!”率领自己的部队投降了李从珂。杨思权进入凤翔城,呈上一张白纸,要求李从珂在攻克京师后封他为节度使,李从珂当即在白纸上写下“思权可任邠宁节度使”9个字,把纸交还给杨思权。消息传到其他还在攻城的将士中间,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晖嚷道:“杨思权已经入城受封了,我们还拼什么命啊?”将士们闻言,纷纷扔下兵器,要求归顺李从珂。王思同见大势已去,只好抛下军队逃命去了。

李从珂由败转胜,喜从天降,倾尽城中财物犒赏各将士,李从珂又发布东进命令:凡攻入京都洛阳者,赏钱百缗(1000文为一缗),将士们欢声雷动。

王思同逃回洛阳,闵帝惊慌失措。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康义诚率兵去征讨李从珂,结果全军投降了李从珂,引导李从珂杀入洛阳。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被迫下令废除闵帝,立潞王李从珂为皇帝。李从珂即位后,下诏打开库府犒赏将士以兑现出征时的诺言,哪知道库府空空如也,而犒赏所需费用高达50万缗。李从珂以各种手段搜刮民财,逼得老百姓上吊投井;又把宫廷中的各种器物,包括太后、太妃的簪弭都拿了出来,才勉强凑了20万缗,还缺五分之三。

端明殿学士李专美劝说李从珂道:“国家的存亡在于修法度、立纲纪,如果一味犒赏,即使有无穷的财宝也填不满骄兵的欲壑。”。

李从珂认为李专美言之有理,对士卒不再一味纵容,但他唯恐有乱,不敢从根本上修法度、立纲纪,对违法乱纪行为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迁就。

李从珂即位后的第三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兴兵造反。由于李从珂治军不严,纲纪不明,派出去平叛的队伍一意孤行,降的降,逃的逃,通敌的通敌,石敬瑭长驱直入洛阳,李从珂含恨登楼,举火自焚,后唐从此灭亡。

2. 廉政爱民的隋文帝杨坚

《隋书·高祖本纪》中有一段文字让笔者读罢有些动容,特摘录如下:

乘舆四出,路逢上表者,则驻马亲自临问。或潜遣行人采听风俗,吏治得失,人间疾苦,无不留意。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粮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彻膳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

这段算上标点符号亦不足百字的记载,生动勾画出当年隋文帝杨坚心系百姓,关注民生,闻关中灾民疾苦后流泪痛责,拒食酒肉近一年,以示与民同甘苦。其感染力甚至可比时下动辄几千乃至上万字的长篇通讯、报告文学。

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光环笼罩下,我们或许淡忘了隋文帝杨坚,甚至于让荒淫无度的隋炀帝杨广的名声远远盖过了他。而这位曾经创立过“开皇之治”的杨坚,其实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爱民”的皇帝。

公元581年,周静帝见杨坚已赢得民心便下诏禅让,杨坚三辞后而受天命,改国号隋,年号开皇,是为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杨坚即位后改革吏制,确定三省六部制的中央行政中枢。简化地方行政机构,罢废各郡,建立州县两级体制,裁汰冗员,节省行政成本,减轻百姓负担。创立科举制选拔官吏,统一全国币制,颁布均田令,轻徭薄赋,设置义仓备荒年,制订著名的《开皇律》,使隋朝迅速繁荣,国力强盛。

开皇九年(559年),杨坚再度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近三百年分裂割据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顺隋朝。自此,全国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之后,杨坚又开创了《隋书》上所记“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的“开皇之治”。

杨坚性格谨严持重,办事令行禁止,《隋书》上说他“每旦听朝,日昃忘倦”。一年四季坚持每天清晨听理朝政,直到太阳偏西还不知疲惫,足可见其勤于朝政至忘我的境地。为体察国情民意,杨坚于开皇二年冬,派遣一批使臣到全国各地明察暗访,诏令他们务必成为自己的“耳目”,把远近官府与民间大小事一概“写真”禀报于他。

开皇十四年夏,京师长安发生地震,关内各州大旱,百姓闹饥荒。杨坚命令所有省府州县,一律给公廨田,各级官吏不允许经商做买卖,与老百姓争利。直到秋季,关中旱情未了,杨坚便亲自带领饥饿百姓前往洛阳谋生。他严令负责侦察的卫士不得随便驱逐威胁百姓,让男女老少夹杂在自己的仪仗侍卫之中。遇到扶老携幼的,杨坚便牵住马避让,对他们嘘寒问暖后才离去。走到路况较差的地段,只要见到有挑担子的,就马上让自己的侍卫扶助。

杨坚自己生活节俭朴素,所乘车驾及日常用品,旧了坏了都随时修理再使用。平常用膳不过一个肉菜,在后宫穿着洗旧的衣服。《资治通鉴》卷175中有载,杨坚曾经想配制止泻的药,须用寻常的胡粉一两,而宫中平常不用胡粉,四处寻找,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杨坚有一次想赏赐柱国刘嵩的夫人一件织成的衣服,宫中也找不出来。杨坚以身垂范,感化了天下人。隋开皇、仁寿年间,男子都穿绢布衣,不穿绫绮;衣带饰品用的不过是铜铁骨角所制,没有金玉之类的装饰。由此,国家财富日增,仓库丰盈。

3. 明成祖治天下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他依法治天下,使一个国家逐步走向稳定,为明朝276年的天下奠定了基础。明成祖强调法治。一次,一名立有战功的将官触犯了刑法,刑部官员为将官说情,希望明成祖能“论功定罪”。明成祖批评刑部官员说:“执法应该公正,赏罚应该分明。过去他有功,朝廷已经奖赏了他;如今他犯了法,那就该给他治罪。如果不治罪,那就是纵恶,纵恶如何能治理天下呢?不能‘论功定罪’,而是要依法治罪。”

明成祖对外戚的约束很严,凡外戚“生事坏法”者都被处以死罪。有一次,太子的妻兄张旭放纵家童影响很坏。明成祖得知,亲自召见张旭,对张旭说:“你是朕的亲戚,最应该遵纪守法,否则,我要罪加一等来惩治你。如果不这样,大家都去欺凌百姓,天下怎么能治理好?请你当心!”

明成祖继承了父亲勤政的好作风,每天除了早朝以外,还有晚朝。明成祖认为早朝过于繁忙,没时间与大臣们交谈,早朝之后他就把六部尚书留下来,与他们促膝谈心,交换各种意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然后推而广之。

明成祖认为人才是治国的栋梁,因此,不但三令五申地告诫吏部(任免官吏的机构)官员要把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而且指示吏部官员对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即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特有才能。明成祖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君子敢直言,不怕丢官丢命,因为他是为国家着想;小人阿谀奉承,只想升官发财,因为他是为一己私利着想。”

为了把各地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朱棣诏令对全国各州县的官吏进行考核,以9年期限为满考核,对那些在满考核中政绩卓著的官吏除嘉奖之外,都留在京城六部中任职。

明成祖讨厌阿谀奉承,喜欢直言快语。为了鼓励大臣们说真话、说实话,明成祖不止一次对众大臣表白道:“国家大事甚多,我一个人再有能力,也难免有忘记的和处理错的,希望大家发现我忘记了就提醒我,做错了批评我,大家千万不要有所顾忌啊!”

一次,贵州布政司在奏折中写道:皇上的恩诏到达思南府,太岩山间都响起“万岁”的声响,这是皇上的威恩远加山川的灵验啊!一些大臣听了这段话都纷纷向明太祖祝贺。明太祖面现不悦,说:“在山顶上呐喊,千山万谷都会回应,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你们想用阿谀奉承来讨我欢心,实在不是贤人君子的作为!”

明成祖在位22年,扩大了疆域,发展了经济,使天下得以大治。闻名于世的多达2.2万多卷的类书《永乐大典》就是明成祖集全国三千多有名望的文人墨客编纂而成。

4. 巡视的康熙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到地方上巡察社会与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圣祖仁皇帝圣训》设有“省方”类目,记载康熙皇帝有关巡幸的一些谕旨,表明康熙皇帝的行政特色。省方,就是视察四方。翻开《清圣祖实录》,有关康熙皇帝巡幸的记载连篇累牍。他东巡山东,西巡陕西,北巡塞外,南巡江浙,京畿之地更是频繁巡视之地。巍峨泰山、名胜孔府、壮丽五台、苍莽草原、清秀水乡都留下了康熙皇帝的足迹,不过他的巡视主要不是为了游玩,而是出于政务的考虑,从这个角度看,康熙巡幸是勤政的反映。

康熙皇帝最有代表性的巡视是六次南巡。南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黄淮冲决为患”的问题,亲历河道,寻求治河方案,考察治河工程;同时周知吏治,观览民情。南巡主要走水路运河,御舟自京而下,途径直隶(今河北)、山东、江浙,最远到达苏杭。

康熙皇帝十分注意巡幸尽量避免骚扰百姓。他要求凡巡幸一切需用之物,皆从节俭,巡幸需用草豆木炭食物,概勿令地方官派取民间,扰害百姓,由衙门照时价采买供给。巡幸时常带负责监察的科道官,稽查强行买卖扰害百姓者。要求地方文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从事”,其扈从大小官员及随往仆役,如有横行生事扰民者,一并从重治罪。还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声明发现地方官私征,定行从重治罪。要求凡经过地方,百姓须各安生业,照常生活,不得迁移远避,反滋扰累。康熙皇帝巡视也注意减少随从人员,轻装南下,巡视堤堰,沿途皆设营幄,不御屋庐。康熙皇帝说自己“便道至浙江观风问俗,简约仪从,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据此可知简约情形下他的巡视队伍规模。巡幸驻跸之处,他说也未有超过三日的,担心扈从人众,恐多留一日即滋百姓一日之扰。可见他注意节制,尽量少给百姓找麻烦。

尽管如此,地方官害怕接驾不周,同时也想借机敛钱,还是有扰害百姓之事的。康熙皇帝就曾说:各省不肖官员借口修理行宫,供备器物,并建造御书碑亭等项名色,动用正项钱粮。说是捐俸偿还,并不偿补,及至亏空数多,复加倍私派科敛肥己,以致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种种弊端,不可胜指。巡幸免不了加重百姓的经济负担。

康熙皇帝认为:“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同时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常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二百二十余万概与蠲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第三次南巡,看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所过州县耕获、市场不及以前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第一、二次南巡时,认为:“此皆由地方有司奉行不善,不能使实惠及民”,因此“亟思拯恤,截留漕粮,宽免积欠”。采取切实措施减轻百姓负担。他也认识到,蠲免钱粮原为百姓小民,然而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获甚微,无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约计人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所余之粮仅能度日。于是要求地主也要给佃户适当免收地租,调整主佃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康熙皇帝大量蠲免钱粮,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的,康熙皇帝担心此举各地仿效,未免致损民力,下令停止建造。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南巡驻跸苏州府城内,正逢生日万寿节,官民奏进各种食物。康熙皇帝以“因阅视河工,巡访风俗而来,非为诞辰也”,谢绝礼物。

康熙皇帝还以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入学名额应酌量加增,又於府学分大中小各增五名,以示奖励人才之意,也有同江南知识分子联络感情作用。

清朝常有百姓拦截官舆告状之事发生,皇帝的舆轿被拦阻,势必影响巡视进展,也不利于安全。于是还严禁军民怀奸挟诈,希逞私愤,善于驻跸处所告讦;倘有妄控,除所告事不与准理外,仍严加治罪。从这一点看,康熙皇帝是不会喜欢进行微服私访的。

但是,康熙皇帝巡幸也不是不见百姓。他到了扬州一带,因不严警跸,百姓男女老幼奔走杂沓,瞻望恐后,高岸水次,甚至有倾跌之虞。于是要求百姓:“止于夹道跪迎,毋得紊乱追趋,致有诸患。”康熙皇帝巡视山东时,所经城邑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康熙皇帝询问道路旁的百姓收成情况,得知“连岁顺成,民生稍得安业”。一般来说,南巡多由舟行,官民群集两岸迎驾,由陆路西巡,经过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旁。康熙皇帝令在乘舆左右备咨地方利弊,据说大家都畅所欲言。康熙皇帝曾巡幸至德州,见有一二灾民流移道路,于是询问疾苦,表示关心。

康熙皇帝自称通过到处巡幸,因此风俗民情无不洞悉。巡视南方时注意米价的变动和市场供求关系,防止米价上涨;关心全国各地纳税交银而加征的钱粮火耗数量,反对官员加重火耗;了解到江浙人喜好争讼,告诫改变风尚;认为江南人习尚奢靡,家无储蓄,山西商人多在当地经商,勤俭生活,故多富饶,倡导移风易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对大臣说:“朕巡幸七省,畿辅秦晋民俗丰裕,江浙则较三十八年时更胜,山东近因水旱大异畴昔,河南百姓生计甚艰,此二省之民深历朕怀。”这是他巡视地方得到的民生印象,非端居宫中的帝王可比。康熙皇帝评价说:江浙山东等处地方官,因他不时巡幸,各加勉力,操守皆优,山陕官员则劣甚。并说他恨贪污之吏,更过于搞分裂反叛的噶尔丹。

巡视使康熙皇帝了解到一些民间具体情况,对于行政决策起到了好的作用。如他针对各省督抚上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增加之数全部上报。于是说他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其他人并无差徭,共享安乐。西南平定以来,人民日增,土地开垦耕种,生齿实繁。为掌握人丁的实数,决定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皇帝巡视地方也不耽误工作。如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规定奏章俱三日一送行在,有时内阁送来的时间晚了,他要批阅到深夜。

康熙皇帝以频繁的巡视地方,关心民生,处理政务,给人们留下了“勤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皇帝树立了榜样。


阅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0

  • 没用

    0

  • 开心

    0

  • 愤怒

    0

  • 可怜

    0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通知本站,该文章将在24小时内删除;
2.本站标注原创的文章,转发时烦请注明来源;
3.交流群: PHP+JS聊天群

相关课文
  • 梁山好汉的结局全

  • 三国志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

  • 三国志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三国志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我要说说
网上宾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