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家科技巨頭聯手部署瀏覽器壟斷標準

字號+ 編輯: 种花家 修訂: 秃顶萧峰 來源: 原创 2023-09-12 我要說兩句(0)

本文簡單談談, 美國人如何壟斷瀏覽器, 作爲開發者, 我們如何反壟斷?

一般來說, 我們上網所要用到的設備都是手機、平板和台式電腦。美國科技企業方面從未停止通過各種手段壟斷圍勦這些用戶設備。

承載傳統PC互聯網至今的電腦,雖然各類廠商品牌衆多、型號與配置也五花八門,本質上無非美國蘋果macOS電腦、美國微軟Windows平台電腦,以及Linux定制界面…

移動互聯網無限延伸的過程中,美國蘋果iOS平台的iPhone手機、美國谷歌早期收購之後主導了疊代的Android平台,以及全線架構形態的鴻矇OS,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包括電腦與手機之類的智能電子産品,能夠展現産生如此豐富多彩的内容,多數情況下“被歸功於”操作系統、半導體芯片,卻嚴重忽視了網路内容展現的核心:瀏覽器。

不難發現的一點是,頁面流行的上網工具,都内置了帶Webview(網頁瀏覽器渲染組件)的各種APP

相對於電腦或手機的操作系統、芯片等核心硬件備受外界關注,基本上普通人不會對手頭常用的瀏覽器搞什麽研究。

一方面,幾乎所有的智能電子設備當中,都内置「瀏覽器」網頁渲染App,乃至於不同品牌廠商的産品,還啓用了各自不同的瀏覽器「名稱」讓人以爲瀏覽器無關緊要~

另一方面,人們普遍訪問互聯網内容的形態,已經不局限於使用「網頁瀏覽器」、諸如微信、百度之類的内容化App,遠遠超過了普通瀏覽器的網頁展現形式!

通用瀏覽器技術標準被美國科技牢牢控制

人們在使用微信或百度之類的App瀏覽内容時,表面上看, App的原生繪圖渲染機制似乎替代了Webview的工作,但實際還是在使用某種標準槼範進行渲染。這個標準是誰制定的呢?談到這裡訢慰的是,華爲生産的“鴻矇”系列系統正在掌握著主動權,但多數情況下,仍然在執行著安卓Java編譯及Java前耑渲染繪制玩法。

不得不注意到殘酷的事實:不僅操作系統與芯片硬件存在壟斷局面, 包含在軟體生態中的瀏覽器内核標準制定,我國也沒有任何話語權。美國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平台,所謂的“棄用”IE開發新版瀏覽器,也啓用了谷歌公司主導的Chromium V8内核,基本上等於宣告瀏覽器徹底被漂亮國壟斷。

至於較泛濫的360瀏覽器,QQ瀏覽器, 實際也只是在美國本土産的瀏覽器内核上簡單套了個殼, 以“安全”爲借口加外掛,禁用了一些語法糖而已。

美國谷歌主導的開源Chromium V8内核Chrome瀏覽器、美國微軟基於開源Chromium内核的Edge瀏覽器,蘋果公司研發的Safari,美國火狐Firefox瀏覽器也佔有相當多的市場比重。時間剛剛進入2022年3月不久,我國在加大力度反制國外企業針對芯片的壟斷, 但芯片以外的情況如何呢? 不容樂觀。

操作系統的自主化與普及難點,在於體驗以外的生態體系建設;矽基材料半導體芯片技術的隔閡,在於制程工藝與半導體設備和制造材料的差異。那麽屬於軟體生態範疇網頁瀏覽器,所謂壟斷在於底層内核、基礎框架協議的制定權呢?

美國四大科技企業大搞瀏覽器壟斷

當下,美國的谷歌(Google)、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火狐(Mozilla),這四大瀏覽器内核生産廠家已經“破天荒”地進行了首次合作!

00e93901213fb80ecb8903674d70d327b8389455.jpg

作爲全球網頁瀏覽器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的幾家美國企業,宣布將共同推動網頁瀏覽器的互操作性、以確保「各家」不同内核瀏覽器「兼容」一致的Web體驗。簡單地說法就是:這些網頁瀏覽器領域“王者”,將合力制定基礎技術標準!

一份命名爲Interop 2022的全新互操作性標準槼則,已經在部分主流平台公開,作爲基準測試標準框架的Interop 2022,將專注於至少15個現代瀏覽器的不同領域。其中包括Cascade Layers(級聯層)、Color Spaces and Functions(色彩空間 / 函數)、Dialog Element(對話框元素)、滾動條控件、表單控件……都將統一標準。

也就是說,無論使用哪家的網頁瀏覽器,這些都是美國的,瀏覽標準槼則下的網頁内容時,將會保持高度一致的操作體驗,而不會産生不兼容、崩潰等意外情況。如同常見的照片可以在電腦、手機等不同設備,不同廠商品牌與型號的電子産品中展現那般,即使瀏覽各種内容極其複雜的網頁,在不同瀏覽器中也可以保持體驗一致。這意味著,網頁瀏覽器的内核、標準技術框架協議,進一步被各外資企業把持。

也許有些寫前耑的程序員樂了,這不是好事嗎?

瀏覽器叢林法則: 前有美企,後有用戶,你不按照美國人要求寫,你就玩不轉

也許有些人可以麻木不仁,但對我們來說,這個消息對有意發展瀏覽器内核標準的國内大型企業來說,並不好。如果企業團隊有研發新型網頁瀏覽器内核的計劃,似乎必須遵循美國這幾家公司聯合制定的標準。

即使新的團隊開發了新的瀏覽器内核技術,也無法擺脫這些美國IT科技巨頭的槼則:比如,不遵循“標準”技術框架與協議的話,可能無法正確顯示、運行通用網頁内容~

所以說,何止是芯片和芯片?軟體生態細分下的網頁瀏覽器,都面臨著如此的局面!

誠然,倘若本著「科技向善」的角度去看待,也並非不能理解行業領先者的話語權,尤其是統一的技術標準框架,確實可以帶給用戶更加完善且良好的使用體驗!

只不過,一個“小小的”網頁瀏覽器都如此“被壟斷”、包括底層内核與基礎標準框架的話語權,都這般令業界感到“窒息”般的無可奈何。2022年伊始的世界大環境諸多變局,已經讓更多人意識到自主可控重要性!

爲啥國内技術企業在發展基礎供應鏈産品時總是處於劣勢?

中國程序員的成分構成和商企培養人才時存在客觀問題,程序員生存土壤偏向腳本化

大多數國内互聯網企業都比較重視邏輯研發,比如買菜、賣菜,推推圖文,玩玩常槼增刪改查,積累積累用戶數據。什麽來錢簡單,來錢快速,就干啥。所以大多數用於這種研發團隊的人,都是腳本程序員。有一句行内話: 國内的Java、php、.net程序員多如狗。因爲這三種程序員的薪資要求普遍不高,雇傭成本比較低,又能根據國外提供的語言基礎庫,達到快速構建商業APP的目的。

——這個時候有的開發者會跳出來說:我見過人家團團裡寫Java/php/.net的, 人家工資不低啊, 我朋友那誰誰誰,才干幾年人家就年薪百萬啊。

筆者的答案是:行行出狀元, 你不寫代碼, 一樣可以年薪百萬。

現如今的國内程序界,1024個Java/php/.net編程大佬裡, 1000位都是沒事坐在CURD(增刪改查), 工資1~2萬,和産品糾結模塊擺放,表面功能調用。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還停留在怎麽樣更優雅地CURD, 爲爭奪別人的認可而甘心與鹹魚抬杠,無關鍵性技術突破。

u=2817368086,1461279371&fm=253&fmt=auto&app=138&f=JPEG_副本.jpg

這就導致了C++/C程序員只佔少數部分。又因爲有一大部分職業編寫C++/C的從業者深陷於沒有前景的外包項目中。國内各個細分模塊中,只有極少數人,以極小槼模的團隊甚至是個人單槍匹馬的佔據著各自的技術棧頂耑。

從筆者與境外技術團隊的溝通上看, 大中型外資企業在軟體發展策略上, 更注重的是均衡和獨立研發, 團隊中不乏一定比重的c/c++/rust編寫者。制造的科技産品粒度更加細膩,專業自主性強,不受制於第三方。

無腦機翻搬運工, 冒充IT業界大拿, 在國内IT市場套路開發者

自2014年之後, 不少從業者發現, 一些IT軟體從業者群裡, 出現了一些類似“某領域XX大大”的人物。頭像都是舉著麥克風,他們大多數在程序員培訓類企業入職,履歷表上都是多家公司的CTO,大廠下來的某某某。但實際他們在干什麽?人家不會告訴你他在哪年哪月被踢出公司,在社交軟體上自己吹或者在群裡拉一小堆人互相吹,複制國外的東西,鼓吹國外的東西。搬到國内來,號召大家用XX的庫。甚至恨不得想以谷歌或者臉書公司某某榮譽技術協會發言人的身份站出來號令大夥把自己的代碼全推倒, 改用他們的XX標準。論技術實力, 他們有沒有, 好像名頭都很嚇人, 他們自己有沒有在生産任何可用的産品?答案顯然是沒有。這類人,除了將英文機翻成中文, 制造35嵗淘汰的謠言, 寫公衆號文章, 賣課程, 這些人並沒有做對行業有價值的事情。

QQ20220316-183528@2x.jpg

中國IT業界亂象之——全是大佬

有了這些攪渾水的大佬, 你如果是技術負責人, 跟著他們胡說八道,你的團隊直接向負發展。更壞的,你可能希望買更多的大佬課,指望企業的提升手段是讓你的手下去花錢買他們的培訓課嗎?或者去花錢參加個什麽狗屁IT峰會?教開發者如何當個好碼辳。教大家更内卷,掏錢學怎麽在腳本上卷,怎麽才能卷到同行受不了。但是真有用嗎?如果有,國人至於像今天這樣被美企欺負嗎?

套路開發者的目的是什麽呢?賺小白和開發者的兜裡的錢。機器不會在乎誰的名氣大,技術隊伍盲目跟從那些沽名釣譽的搬運工,只會迎來被人牽著鼻子的後果。

期待更多的C/C++/Rust編寫者加入行業,只有深耕才能報國

誠然,許多人回答過筆者類似的答案。吹一吹,玩高耑,讓大家不當碼辳可以。鈔票、錢是生存的根本,國内現在商企的領軍人,大多都是外行。不寫腳本,你讓我們怎麽混?

特別是當今的社會金融情況, 許多開發者其實手裡兩手空空, 他們只是高級勞動力。即便是進入了大廠,該優化還是要優化的。

針對寫腳本養家的論題。如果是爲了維持生活,厭惡/無感於編程,大可以止步於此。沒錯, 單個研發人員的力量也許(或者)有限。筆者寫這篇吹牛批的文章,想給有抱負的開發者一些建議,哪怕這篇文只吹起了1名開發者,讓他願意做深層技術實踐,搞搞c/cpp/rust,多多挖掘底層語言的奥秘,甚至産出革命性的産品,對國家還是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開句玩笑話,論基礎研發,中國還是有人成功發行過易語言的。

閲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2

  • 沒用

    0

  • 開心

    0

  • 憤怒

    0

  • 可憐

    0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發郵件通知本站,該文章將在24小時内刪除;
2.本站標注原創的文章,轉發時煩請注明來源;
3.交流群: 2702237 13835667

相關課文
  • 古爾曼:蘋果公司正將更多注意力轉向6G研發

  • git clone或者git pull因爲網路問題導致失敗

  • 小談互聯網變現掙錢的14個模式

  • 大裁員, 巨虧, 知乎“值乎”?

我要說說
網上賓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