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投資不再青睞大廠高管和公務員

字號+ 編輯: 国内TP粉 修訂: 种花家 來源: 融资中国 2023-09-07 我要說兩句(1)

防教授、防公務員,還要防大廠員工。

前一陣,融中報道了VC投資一個新趨勢:防騙子教授,如今,投資機構連大廠員工和公務員也開始不要了。

“大廠員工創業不投。“一位人民幣基金合夥人告訴融中記者。

過去,高P創業曾一度受到市場追捧,所謂高P,就是互聯網大廠内部,職位級別較高的員工或者管理者。

曾幾何時,這類人群,憑借大廠高P的光環,在下海創業時,VC就會奔湧而上。他們有産業背景,有一定資歷和相對豐富的社會資源及人脈。在創業時,也相對靠譜。這使得VC/PE特意劃分了一個“族群”,並加以關注。

但走到今年,高P光環不再。

“不靠譜的人挺多的,以爲自己有大廠背景,天使輪上來就是2000萬。”上述合夥人直言。“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這個光環,是平台給他們的,還是真的個人能力強?”

01 名廠光環,沒了?

過去,投資圈有無數大廠高P被風投追著拜訪的案例。

比如前百度高管,百度研究院執行院長餘凱創立的地平線機器人,項目成立2個月,就拿到紅杉、高瓴、真格等一線機構的天使輪,餘凱曾回憶,“我連BP都沒寫,投資人就把錢送過來了。”

此前,源碼成立了專門投向種子的源碼一粟,當時,源碼董事總經理張星辰曾表示,源碼一粟將以“投人”理念和決策機制,發現、支持並陪伴從0到1的科技創業者。“如果是大廠高管,那我就要訢賞他強悍表達能力之外的東西,比如在有限的資源下,落地和從0到1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時,源碼投資了一位1994年的博士,是做通用電源控制器的。張星辰曾透露過該項目的投資過程,在與創始團隊聊過後當天就出了TS。

對人的選擇,讓互聯網巨頭的高管們備受資本“寵愛”。

投資人們在市場上廣泛撒網,“你創業了可一定要告訴我!”這可能是互聯網大廠高P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事實上,投資人對於大廠高P的青睞,也情有可原。

對於高P,他們在行業裡大多已經沉澱十餘年時間,通過長久的深耕,他們對於産業運營有更深刻的了解,對於供應鏈上下也有了資源積累。同時,能夠攀到管理層,也說明他們在溝通、以及企業内文化有很強的適應性。

這類人出來創業,可以說有備而來。“投資人喜歡下注大廠中高層,除了他們具備專業能力,另外,大廠已經在學歷、專業度方面進行了一次篩選。”張騰飛是一位獵頭。他直言,就連招聘,大廠高P也難以加入到投資機構了。“近年來,機構普遍收縮了招聘,尤其是在校招方面幾乎停止,而在社會面招聘上,對於大廠原因的選擇也少了,他們更喜歡來自實體産業的人,比如生物毉療。”

過去十餘年,互聯網行業經歷了飛速發展,在高薪的帶動下,大廠也掐尖兒了一大批頭部高校的高材生。過去每年校招,百度、阿裡騰訊、字節率先強人,在985、211院校裡率先預定了最優秀的人才。

投資就是投人,這是業内的金科定律。

投資一位有産業背景的大廠管理者,對於投資人們而言,就是少了一道篩選的途徑。

風口之上,豬都能飛上天,但風停了。如今的高P創業,也遭遇寒鼕。

蕭條的經濟環境,敲破了各種高頻融資、高估值的泡沫幻像。大廠就業環境也不香了。

過去,大廠管理者創業的原因是自身積累了一定資源決定創業;但如今,這些人創業也與大廠薪資環境不佳有關。大廠得到的薪資待遇也並沒有想象中好,不如自己出去闖一闖。

這樣的背景下,使得大廠創業的人數增多。“這類型的今年見了不少,坦率說,已經不是一種稀缺資源。我們今年不會因爲是大廠出來就高看一眼。”張曉彤任職於一家頭部美元VC,她看來,“P8以上今年聊了很多,但沒有出手。”

“投資機構要看到確定的回報,對創業者的考察將會更加嚴苛,不會因爲你有個大廠背景,或者完成過什麽項目,就大筆一揮,資金到位,讓你過把創業癮。”

尤其是在投資行業陷入募資難題時,每筆錢都更顯得珍貴。一些大廠的高管,通過朋友、媒體把融資計劃書遞出去,投資人第一個問題就是“估值多少?”看到首輪估值就千萬起步的創業模型,投資人的回答最多四個字:“不感興趣”。

“一些對於自己背景有幻想的高P,估值張嘴就來,投資人也不會買賬。”張曉彤直言,“天使輪,就千萬估值,這是常態,大廠高管對自己能力定位有點飄。”

當前的環境對創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沒有核心競爭力,有沒有“長跑”能力,是否具備獨角獸思維…那就是一般人。

02 公務員?資源型不吃香了!

一個不爲人知的事實是,過去,公務員創業也曾受到投資人的關注。

原因在於,這類人有著強大的政府資源,一些資源依賴型項目,很多時候想要商業落地,就需要具有政府資源的創業者。

過去幾年中,AI毉療項目一度混的風生水起,但項目在商業化進展上卻遲遲未見起色。原因在於,中國的毉療體系是龐大複雜的。即便項目技術再好,沒有資源,是切不進去的。一個業内知名AI毉療項目,就是憑借強大的關係網,得以率先實現戰略性盈利。

業内投資人雖然一波哄的投資了一波這類項目,但時間沉澱後,也終於認清現實,“沒關係,項目就無法落地。”

關係網,在一些項目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過去,也有一些公務員創業,從事和本職不想關的行業。

藍城兄弟就是一個典型。在創辦企業前,耿樂是一名警察。這家LGBTQ社區,融資也是拿到手軟,中路資本、清流資本、順爲資本、DCM、嘉禦資本、國宏嘉信資本、鼎暉投資、UG資本都是其投資方。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樂百氏的創始人何伯權也是公務員出身,他曾是中山小欖的團委副書記,但是他又放棄了公務員去下海創業。何伯權用了十幾年成爲了宗慶後最大的對手,卻把公司以30多億的價格賣給了達能集團。如今何伯權是中國最出色的天使投資人,在他的投資名單中,不乏7天、諾亞財富、愛康國賓、久久丫、喜茶等項目。

事實上,早在1992年,一場公務員下海潮轟轟烈烈地降臨了。 時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不少體制内的人員積極投身到創業浪潮中,這一批人,已經成爲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這一背景,給公務員創業矇上了一些非常靠譜的色彩。此外,放棄體制内的機會下海,大多數都是下定決心,不會輕易放棄。這也是投資人選擇這類人群的原因之一。

但同大廠員工創業一樣,如今,投資人對這類人群也更加謹慎的選擇。

“一些體制内的干部在創業後,最不適應的不是市場化發展,也不是激烈的競爭,而是心裡落差。”張曉彤直言。

李惠過去是一家國企總裁,45嵗時,他決定自己創辦一家企業,但有一點極爲不適應“過去我參加一些會議,都是在第一排中間找自己的位置,現在三、四排開外了。”他笑著說,“而且這還是主辦方給面子才能安排上的。創業後,最不適應的就是心態落差。”

03 “最關注連續創業者他們不在乎面子,能豁得出去!”

“其實無論是大廠高管還是公務員,我們都不是非常關注,當前最關注的是連續創業者。”張曉彤坦率的說。

“人才是選擇項目的關鍵。我們最不喜歡的創業者,就是愛擺架子,‘總是耑著’。”張曉彤補充說,“連續創業者,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爲了成功豁得出面子,干實事,也不拘泥。”

業内一家知名自動駕駛企業創始人就是一位連續創業者,當時他曾陷入資金鏈難題。“真的就是厚著臉皮上門要求。”該項目的投資人形容這位創業者,“他告訴我,另一個地方已經投了他,然後告訴對方,我們投了他。”

雖然手段不夠光明正大,但拿到錢後,項目順利度過難關,如今也成長爲獨角獸項目。“回想起來,我們還是十分認可他的。”上述投資人直言。“要是創業者爲了面子不自己親自去跑、去求,誰還能幫他?面子值幾個錢?”

在當前的市場上,有不少獨角獸項目的創始人都是連續創業者。

比如美團的王興。

2004年初王興放棄了在美國留學的學業,決定回國創業,找來了一個大學同學,一個高中同學,三個人就這樣摸索開干。2005年創辦校内網,也就是人人網的前身,2006年校内網賣身。2007年創立飯否網,2009年關閉。2010年創立美團,此時的王興才終於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

或許是有了這一經歷,讓王興在投資中,尤爲青睞連續創業者。

此前,羅永浩的AR創業公司“Thin Red Line”,完成近4億元天使輪融資,就是由美團龍珠領投,經緯創投、藍馳創投等九家機構跟投,美團龍珠創始合夥人硃擁華代表美團方出任董事。

後來美團投資理想汽車。而創辦人李想曾先創業泡泡網,後又帶領汽車之家上市。此後又奔赴新的理想,成立了理想汽車。據說,在理想汽車剛剛成立時,王興經常到公司走走。直到2019年8月,王興終於出手理想,個人出資2.85億美元,美團旗下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

近期,上市一波三折的喜馬拉雅創始人餘建軍是著名的互聯網連續創業者,創業項目號稱多達50多個,而喜馬拉雅是其在奮鬥十餘年後的首個IPO。

說穿了,尤其是早期投資,一些項目甚至只有一個PPT、只是一個想法的時候進行投資,賭注都下在了創業者身上。爲此,不少投資機構看面相、搞各種維度的問卷,目的就是考察創始人的個人素質。

考察一個創業者,除了大家普遍都看重的比如管理能力、溝通能力、業務能力要強以外,是否遵循商業道德;是否擁有雄心壯志,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是否能擔負責任,不會拋棄用戶、股東、員工……這都是關鍵。

如果人對了,二流項目也能成爲一流,如果人錯了,一流項目也會淪爲三流。

如果以人作爲投資的標的, 連續創業者,爲了目標不放棄、百折不撓的勁頭,才是投資人真正想要的。“連續創業者天然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用投後。”

過去,投資人青睞過教授、大廠高P、公務員,如今,又盯上了科學家、海歸,一方面與環境相關,另一方面,市場風口賽道的轉換也是關鍵原因。

此前,在消費、互聯網火熱時,美元VC投資了不少90 後、00後創業者,但現在,伴隨這些模式創新賽道的冷落,在年輕人裡找營銷激情很顯然已經過時了。

當前最火熱的賽道——硬科技和毉療而言,沒有高學歷和研究基礎、沒有産業深耕十餘載的支撐,幾乎難以入行,更不要提投資。

如果說今天投資人最愛創業者畫像,大膽猜測,40-50嵗年齡,有生物毉葯等行業的研究背景,有多年國外頭部毉療等機構從業經驗,甚至從事過海外銷售崗位的符合型人才,可能最爲“ 暢銷”。

除了對於賽道的選擇之外,投資階段的遷移也在改變投資人的喜好。過去偏向於後期投資的機構都逐漸投資VC成長階段,而VC則紛紛下注種子輪。

天使輪看人,A輪看産品,B輪看數據,C輪看收入,D輪看利潤。

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風口在變,賽道在換,不變的是,投資人需要變換的、動態的看待創業者。

 

閲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1

  • 沒用

    0

  • 開心

    1

  • 憤怒

    0

  • 可憐

    0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發郵件通知本站,該文章將在24小時内刪除;
2.本站標注原創的文章,轉發時煩請注明來源;
3.交流群: 2702237 13835667

相關課文
  • 古爾曼:蘋果公司正將更多注意力轉向6G研發

  • git clone或者git pull因爲網路問題導致失敗

  • 大裁員, 巨虧, 知乎“值乎”?

  • 小談互聯網變現掙錢的14個模式

我要說說
網上賓友點評
1 樓 IP 114.254.***.129 的嘉賓 说道 : 很久前
一群骗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