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中的技術人如何更好的做好技術

字號+ 編輯: 种花家 修訂: 科学鼠辈 來源: 利志分享 2023-09-10 我要說兩句(0)

轉載自360前技術總監曾志海。

互聯網産品在中國最近的二十年内發展的如火如荼,阿裡巴巴,騰訊,京東,字節跳動等幾家互聯網公司也發展成全球top的企業。互聯網發展得這麽好,互聯網技術成爲發展中至關重要的工具,這二十年技術發展也經過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技術層面,如何學好技術,利用好技術,做好技術是每個技術同學都會去思考的問題。

做好技術對技術人來說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事,技術人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創新技術,才能保证技術不會落後,有一定的先進性,從而做的技術會比較好,更加可能促進産品會相對比較好,沒有bug。有了這個說法,其實我這裡所說的做好技術其實就是技術先進,有比較好的技術底子。技術是細胞或者組織,産品是器官或者系統,好的産品我認爲意味著肯定是有好的技術(這裡有問題的可以留言)。

對於技術人來說,我們如何做好技術呢?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内容主要是圍繞技術,測試,産品三個方面。

在技術方面我們如何才能做好技術呢?我覺得主要是三個方面:技術基礎,基礎原理,技術的結構化思維。技術基礎來說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編程語言,比如客戶耑開發需要熟悉客戶耑開發的語言oc,java,c++,c#,swift,rust等,還有開發環境也是屬於基礎;服務耑開發需要熟悉服務耑開發的語言,如php,go,node,perl,python,java等語言,以及相關的環境;技術其實是很多的,找一門技術語言深入學習,學透就能很好得打下技術基礎了。有了技術基礎其實還是不夠的,在技術開發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谷歌搜索,百度搜索得到一些答案,但並不是所有的都能查到的,所以需要學習基礎原理,比如我們寫的程序是如何在計算器上跑的,程序的編譯原理是這樣的,網路中的tcp協議是如何工作的;很多基礎的原理其實都需要去了解並學習,才能讓我們在問題中好得定位和解決問題。關於技術的結構化思維,我這裡其實想表達的是一種開發的模式或者實現的思維,作爲比較基礎的技術人,就比如我剛畢業那會開發功能,很多時候是按照産品的意思理解邏輯,然後按照邏輯寫代碼,代碼是寫出來了,但是發現可讀性或者維護就比較難了,算不上做好技術;作爲比較高級或者資深的開發開發前都會有很好的思路,並且根據産品定好架構以及代碼框架模式,然後按照這個方式進行開發,擴展性,可讀性,可維護性相對來說都比較好。可能技術同學說自己一家公司呆了很久老是做重複的工作,出現這個情況,我們可以考慮把重複的工作變成只做一次,這個時候就需要技術的結構化思維如何考慮把重複的工作變成一次性的工作。關於可能更多例子,我這裡就不再進行贅述,有疑問可留言。

做好了技術,測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流程,關於如何做好測試,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如何降低BUG率-服務耑和web耑通用測試經驗總結,歡迎大家查閲。測試能讓技術中的問題暴露出來,解決了測試中的問題,技術形成的産品才能沒有bug。作爲技術人來說,更多要自己去做好測試,把好測試的關。

技術最終形成的是産品,産品是技術的最終呈現,對一個技術人來說,要理解産品實現的邏輯,了解了邏輯,才能通過技術實現,這個是産品實現的第一步;通過邏輯能實現産品,但很多時候做不好産品或者技術的,産品很多時候是不斷變化,技術實現也會跟著變化,所以對於技術人來說,要有一種産品的大局思維,不要僅僅考慮技術,要從産品和技術中找到平衡,然後需更好的熟悉産品,從作爲産品的使用方去考慮産品,從産品使用方去考慮産品的體驗,從用數字化方式去衡量産品的效果,並很好的結合技術讓産品更好,並不斷的優化産品,也不斷的優化技術,産品好了,技術也會越來越好。

在具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前提,並具有産品思維,並且做好測試,在産品的完成過程中會讓我們做的技術越來越有深度,技術知識也會越來越全面。最後希望我們每個技術人技術越來越厲害。

閲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11

  • 沒用

    2

  • 開心

    1

  • 憤怒

    1

  • 可憐

    2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發郵件通知本站,該文章將在24小時内刪除;
2.本站標注原創的文章,轉發時煩請注明來源;
3.交流群: 2702237 13835667

相關課文
  • 古爾曼:蘋果公司正將更多注意力轉向6G研發

  • git clone或者git pull因爲網路問題導致失敗

  • 小談互聯網變現掙錢的14個模式

  • 大裁員, 巨虧, 知乎“值乎”?

我要說說
網上賓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