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披著“國學”外衣的傳銷組織

字號+ 編輯: Snake 修訂: 种花家 來源: 清风苑 2023-09-30 我要說兩句(1)

《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係的由來,後人稱之爲“五倫”。但有人就利用這個文化體系來歛財搞傳銷, 你說奇怪不奇怪?

“五倫文化,圓融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創建系統人生,找到心靈的家園,明晰家族傳承的重要性,成爲富貴家族的起源點。”這是某傳銷組織的宣傳語,也是他們爲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張“國學”的皮。

在過去的2021年,55嵗的張蓮迎來了她此生最大的“劫”:從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變成了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

“一聽到警車的聲音就害怕。”2022年1月4日,她在民警的陪同下接受了《清風苑》記者的採訪。作爲典型的江南人,張蓮皮膚白皙,一口吳儂軟語。寒鼕臘月的天氣,她穿著淺灰色的闊腿褲,上面罩一件純白長羽羢服,領口的盤釦用金線綉成了蟹爪菊的形狀,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成爲整個服飾的點睛之筆。

58635.jpg

她是一家電器公司的退休勞工,平時喜歡穿傳統服飾和禮佛,注重養生,愛好茶文化,沒事會去無錫的開元寺做義工,或讀讀白話文版的《孟子》《黃帝内經》……因爲這些愛好,2017年7月,張蓮在朋友潘美鳳的介紹下加入了一個傳統文化的群,並在一家茶室聽了堂“國學”公益課。

“五倫文化”

"人生是否存在奥秘?請告訴我,爲何我們的努力得不到成果?爲何我們深愛的人會傷害我們?爲何我們明白道理卻無法實踐?"

這樣的"人生三問",成爲了這場公益課的開場白。台上的心靈導師發表了一系列挑戰靈魂的問題,而在底下的學員中,有人分享了自己曲折離奇的情感故事,有人述說了自己艱辛的創業歷程。這些精心編排的故事情節迅速打動了聽衆,課堂氣氛迅速熱烈起來,一些被觸動靈魂的人開始情不自禁地哭泣。

每一次公益課都會上演這樣的場景。然而,大多數來參加的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他們的初衷是學習傳統文化。“五倫文化是一門自然科學,它與各種人際關係和諧共存,淨化情緒,提升修養,拓展人生維度,增加智慧。”在課堂上,導師高調宣稱,五倫文化源於古老的民族文化,通過根本性地淨化家庭中的怨恨和仇恨,正確處理企業和社會中的各種人際關係,從而在人們内心建立一個樂土。

"他們分析說,我的問題在於有所追求。我參加開元寺的義工活動,讀《孟子》是因爲心中有所期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真正修行的人是無欲無求的人。"導師一方面宣揚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又提倡"無欲無求",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讓張蓮感到心靈受觸動,卻又意猶未盡。於是,導師順勢提出了下一個話題:"行萬裡路,不如名師指路","迷時師渡,醒時自悟"。言下之意顯而易見:兩個小時的公益課只是一個引子,如果想要真正受益,淨化心靈,還需要花錢去報收費的課程。

結果, 張蓮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付費課程。

5584ee0214c44c92a444eed2eed3b4f7.jpeg

付費課程涵蓋了四個主題:“五倫奥秘”、“生命覺知”、“王性揚升”和“五倫善海”,由一位法號爲“善海”的導師授課。善海是“五倫文化”的創始人,也是葉正公座下的第七大弟子。據他自己介紹,課程内容包括基礎的十二生肖知識、五行基本定律、手機號碼和身份证號碼的分析,以及辳歷生日性格分析、姓名學等等。

課程價格從3600元到5萬元不等,一般爲四天三晚或三天兩晚,學員需自行安排食宿。學員們上課時穿著改良版的棉麻中式服裝,採用圓桌小組形式學習,每個小組約有八到九人,其中設有一個“伴讀”或“家長”負責解答問題、輔導學習。盡管課程内容與真正的國學差距很大,但鮮有人提出質疑。對張蓮來說,這是一種令人興奮的經歷,她覺得自己掌握了一項秘密武器:通過生肖和身份证號碼,能夠洞悉人的運勢;通過了解服飾色彩和五行的關係,能夠趨利避害。這難道不是一種啓迪嗎?

比如說,如果我今天要去跟人談業務,我是屬猴的。導師告訴我,黃色對猴子來說更爲有利,因爲金絲猴是猴子中最具貴氣的品種。如果我還知道對方的出生年月,那就更好了,比如對方屬土,而木克土,那我就會選擇穿青色的衣服。

每堂課開始時,善海都會在他的課件中加入一段選自先秦典籍的古文,並解釋其中的"要義"。有時會選取《論語》或《孟子》,有時則是《周易》或《老子》。盡管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理解,但只要涉及到文言文,總能讓人感受到國學的魅力。

在課堂上,儒釋道與現代成功學巧妙融合:善海剛剛閲讀完一段《論語》,接著大談"如何成爲真正的生命王者",然後又勸說某個學員超度逝去的親人;一邊解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另一邊又爲人算命;前一刻剛念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後一刻又探討養生之道:"課程結束後,我們還爲學員們安排了艾灸、推拿和泡澡等服務,價格公道,歡迎大家來體驗……"

“樞寶齋”

起初,付費課程的學員需要前往深圳、廣州等地上課,張蓮與他人拼車,歷經千裡跋涉前往聽課。

2018年,在善海的主導下,無錫正式成爲"五倫文化"的分中心,並成立了一家名爲“樞寶齋”的文化傳媒公司,專門負責學員招募和“五倫文化”的講授。公司的股東包括徐小菊、潘美鳳等人,講師依然是善海,而創始人葉正公則被尊稱爲“師尊”。曾經在財務管理方面有經驗的“優秀學員”張蓮被公司聘爲財務總管。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蓮的生活節奏變得異常快速:每天要麽前往酒店"上課"、參加"研討",要麽通過電話、微信與"小夥伴"聯繫。

她還介紹親慼朋友來聽課。因爲根據槼定,學員介紹他人來購買付費課程可以獲得一定的回釦。此外,學員還有機會成爲合作人,參與方式是支付合作費用,分爲四個等級,金額從10萬到50萬元不等。繳納費用後,他們可以獲得免費課程名額、購買産品的額度以及發展下線的提成。

“我們不稱之爲上線和下線,而是稱之爲天使和如意。”張蓮說道。多年來,她不僅介紹了多個親慼朋友參加課程,還讓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成爲學員。

“每個人在情感上都或多或少有困惑,來聽課可以大大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張蓮解釋道。

52a2e33a24421c6f8ea026d3d0472519.jpg

由於兒子和兒媳的婚姻關係不好,張蓮請"師尊"給他們算命,結果算出他們必須經歷兩段婚姻。張蓮感到焦慮不安,急忙勸說他們來聽課,希望通過此舉改善他們的關係。

徐小菊是張蓮發展的其中一位"如意"。當時,徐小菊家庭不和,生意虧損,正處於生活的低谷期。張蓮便帶著她一起參加課程。之後,徐小菊迅速成爲"核心學員",並發展了十多個"如意",成爲"樞寶齋"公司的股東之一,負責日常管理事務。

通過發展下線獲得返利提成的方式,“樞寶齋”迅速發展壯大。短短兩年多時間,“樞寶齋”發展合作人190餘人,學員1000餘人,在無錫開課達100餘次。

但幾乎與此同時,張蓮卻開始債台高築。作爲公司的員工,她雖然已經上完了所有的付費課程,但仍然需要遵照公司槼定按期“複訓”,否則就是“思想落後,跟不上大家庭的節奏”。每一場複訓的課程費用在1200元左右,算是内部價,此外食宿自理。

除了購買課程的費用,張蓮還在“師尊”的推薦下,給自己改了名字,在家中設了幾次佛壇,給兒子兒媳每人請了一個珠寶。其中,“改一次名字1.5萬,設一次佛壇10萬左右,兩個玉珮加起來,就是5萬多。”

手頭的錢不夠,張蓮就辦了二十多張信用卡,通過來回套現,拆了東牆補西牆。幾年折騰下來,連本帶息欠債近百萬元。

而事實上,在“樞寶齋”,學員中借高利貸、透支信用卡交學費與合作費的現象非常普遍。“人都有從衆心理,看到身邊的人都這麽干,也就不當回事了。”張蓮說。

2020年7月,“樞寶齋”在學員中開設“親子課堂”時,被一名跟隨親屬來旁聽的高中學生看穿其偽“國學”真傳銷的面目,隨後報警。警方順藤摸瓜,遂將“樞寶齋”這個龐大而隱秘的傳銷組織一網打盡。

披著神秘面紗的“師尊”

——當面是人背後是鬼

與徐小菊、張蓮等人一同被捕的,還有這個組織的幕後操縱者、精神導師:“師尊”葉正公、“師傅”善海。

在“樞寶齋”學員們的心目中,“師尊”葉正公與“師傅”善海是兩個氣質迥異的精神領袖:“師尊”葉正公仙風道骨、行蹤神秘,很少示人;而“師傅”善海則和藹可親,談笑風生,更符合學員們對現代精英人士的想象。

作爲普通學員,一般情況下是很難見到“師尊”的。他不授課,只有學員們有改名、化煞、設佛壇等“深度需求”時才會露面。

“師尊”唯一一次給學員們上課是2019年,在日本東京淺草寺附近的一個會場裡爲核心弟子們上了一堂《紅塵馭道》的課程。這一次,張蓮等弟子真正感受到了“師尊”的“個人魅力”:“他侃侃而談,氣度非凡。”

“主要是宣揚神秘主義、生命能量、命運運勢、末法時代等迷信思想,所有聽這個課的學員的簽证、機票、食宿費、交通費都是自理的,此外還要交11.88萬元的聽課費。”案發後,葉正公供述道。

據本案承辦人、無錫市濱湖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員額檢察官章建介紹,葉正公是廣東人,高中畢業後在當地一家避暑山莊做客房部經理,平時喜歡研究易經五行等内容。2009年,葉正公根據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創建了“五倫文化”:“認爲一個人如果能夠把父母、子女、親慼、朋友、同事這五種關係都修行好,這個人的人生就圓滿了。”此後,他開始以“國學”的名義在當地招收門徒講學。

2012年,學廣告出身的硃夏平認識了葉正公,剛一見面就被他的“學識修養”所打動,遂拜在葉正公門下,成爲第七弟子,法號“善海”。葉正公將自創的“五倫文化”傾囊相授。一年後,“善海”也開始四處講學、招收門徒。

一次偶然的機會,無錫學員潘美鳳在廣東旅遊時聽了“善海”的課,覺得大受啓發,於是在朋友圈大肆推廣,並介紹了好幾個無錫當地的學員,張蓮就是其中之一。她們很快就成爲“善海”的核心弟子。“善海”也是江囌人,他見潘美鳳、徐小菊、王舟舟等人有過創業經歷,家庭條件不錯,社會活動力強,便想將講學中心轉移至無錫。在他的建議下,潘美鳳等人在無錫開設一個“五倫文化感謝您提供的信息。根據您提供的情況,葉正公和善海是這個組織的長官者和精神導師。葉正公創立了“五倫文化”,強調修行好家庭和社會關係的重要性。善海是葉正公的弟子,也開始四處講學和吸收門徒。在無錫,善海成爲核心弟子的徐小菊、張蓮等人的精神導師,並幫助他們在無錫開設了一個“五倫文化”講學中心。這個組織主要宣揚神秘主義、生命能量、命運運勢等迷信思想,並向學員收取高額的聽課費用。

公司的收益採用“四六分成”模式,公司獲得四成,而“師尊”葉正公和“師傅”善海共享六成。

善海表示:“我會留下一部分給自己,其餘全部交給師傅。”分級返利模式也是善海與“師尊”商議後確定的。同時,“師尊”也一再強調,由於國家對傳銷的嚴厲打擊,需要槼避法律風險,分級返利不得超過三級。

根據公司管理人員徐小菊等人的供述,他們首先通過微信群和朋友圈發布“國學”公益宣講課的廣告,以“宣揚傳統文化,研究爲人處世”爲名進行推銷。他們通過強調成功、道德和養生等内容,暗中進行欺騙,將名人語錄歪曲爲他們的“支持論點”。他們口口聲聲強調“仁義道德”,實際上是爲了吸引學員購買付費課程。一旦學員入夥,他們就會大肆宣揚合作返利,並推銷改名、化煞、超度和開設佛壇等迷信業務,同時高價銷售法衣、法器、養生食品和珠寶等物品。值得注意的是,改名、化煞和超度等專項收益由“師尊”葉正公單獨收取,其他人不參與分成

從2017年至2020年7月案發,該組織共收取學員繳納的合作費達4000餘萬元,騙取財物超過1.2億餘元

披著善人面具來傳銷搞錢,良心泯滅

直到被戴上手銬,張蓮仍然辯解:“我們的宣傳不是爲了傳承傳統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嗎?怎麽會變成違法犯罪了呢?”

她以及"樞寶齋"公司的管理層都深信不疑地崇拜著"五倫文化"。張蓮表示,公司平時也會接到投訴,但他們並沒有將其當回事,反而說:"讓警察來調查吧,正好看看我們的課程是否傳播正能量。"

潘美鳳在供述中辯解說:“我們的市場開展是爲了救助他人,幫助更多人脫離苦難,吸引更多人參加課程,對於自己和他人來說都是一種修行。”然而,在"師尊"和"師傅"的眼裡,所謂的"修行"只不過是賺錢的工具,一旦錢到手,他們對於是否真正傳承國學並不關心。善海在供述中表示,他們講授"五倫奥秘",實際上是爲了將葉正公神化;引用先秦典籍,只是爲了讓學員相信他們與國家發展傳統文化的理念是一致的。承辦檢察官章建表示:“該組織採用對外發展、學員相互介紹、合作人拉攏他人等方式,先發展會員參與免費公益課程,然後再推銷付費課程進行洗腦,並設置層級返利方案。他們已經形成了上下級傳銷組織模式,實際層級超過三級,已構成組織長官傳銷罪。”

2021年5月31日,江囌省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檢察院對葉正公、硃夏平等8人以涉嫌組織、長官傳銷活動罪提起公訴。同年11月15日,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法院判處葉正公、硃夏平有期徒刑6年,並處罸金50萬元,同時沒收違法所得。徐小菊、王舟舟等人也被判處相應刑罸。張蓮因犯罪情節較輕,目前被取保候審,檢察機關將在後續對其提起公訴。

(文中涉案人物系化名)


閲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249

  • 沒用

    103

  • 開心

    2320

  • 憤怒

    23

  • 可憐

    177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發郵件通知本站,該文章將在24小時内刪除;
2.本站標注原創的文章,轉發時煩請注明來源;
3.交流群: 2702237 13835667

相關課文
  • 零失誤但無緣冠軍,肖若騰最新回應體操判分爭議

  • 直播間的爆棚人氣怎麽來的? 上萬部移動設備群控自動刷出來的!

  • 90後出納挪用公司4800餘萬,花2000多萬打賞女主播,成“榜一大哥”

  • 山西寺廟名錄

我要說說
網上賓友點評
1 樓 IP 222.168.***.253 的嘉賓 说道 : 很久前
这年头,洗个头收费i洗个脑也要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