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猶太人和以色列的歷史

字號+ 編輯: 种花家 修訂: 种花家 來源: 2023-10-21 我要說兩句(0)

在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平民實施種族清洗之際, 本文簡單寫寫猶太人和以色列的發展史。

自哈馬斯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南部後,以色列連日多次發出信號,宣稱其集結的部隊已做好攻入加沙的準備,徹底消滅托馬斯。

以色列的強力打擊導致了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國際社會紛紛譴責,甚至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要親自前往以色列進行交涉,明確表示以色列重新佔領加沙是一個“巨大錯誤”。

面對廣泛的抗議聲音,以色列似乎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今天,我們將用一篇詳盡的文章,深入探討猶太人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

在15世紀末,西班牙籠罩在黑暗之中,一個名爲宗教裁判所的機構大肆迫害所謂的“異教徒”,其中猶太人成爲主要目標,被稱爲“馬拉諾”(西班牙語中的“豬”)。

爲了逃避迫害,西班牙境内的猶太人公開皈依天主教,但私下仍堅持猶太教信仰,並秘密策劃逃離西班牙,尋找傳說中的猶太人樂土。恰逢奥斯曼帝國崛起,壟斷了通往東方的地中海貿易路線,西班牙的大銀行家爲尋找新的航線開出高價,廣泛招募航海家。於是,衆多雄心勃勃的人物紛紛湧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哥倫布。哥倫布來自意大利半島,身世成謎。他口才了得,成功說服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以王室名義授權他爲特使,從大西洋向西航行,尋找通往中國和印度的新航道。

1492年8月2日,哥倫布揚帆起航,他的船上有幾個猶太人,其中包括翻譯托裡斯。托裡斯在日記中寫道,哥倫布的想法是到達遠東後尋找“失散的猶太十支派”。這並非空穴來風。哥倫布選擇的出發日期恰逢猶太人的傳統節日——Tisha B'Av,即聖殿被毀的紀念日。在出發那天,偽裝成其他人的猶太人擠在船上,懷揣遠方的夢想,與哥倫布一同踏上征程。更令人驚訝的是,幫助哥倫布籌集航海費用的兩個人,他們分別是西班牙内廷王室總管桑唐赫爾和西班牙宮廷司庫桑切斯,他們的真實身份是皈依天主教的猶太銀行家。因此,許多歷史學家認爲哥倫布的真實身份是猶太人,他航海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尋找猶太人的新樂土。

哥倫布的艦隊一路向西,於10月12日發現了陸地。那一刻,哥倫布激動得淚如泉湧,他以爲自己到達了印度,但事實上,他意外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歷史如此巧合,哥倫布無意中發現的北美大陸,在數百年後成就了他作爲猶太人的理想,一個名爲美國的新興帝國崛起,而掌控這個帝國的正是猶太人。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一個半世紀後,1654年9月,葡萄牙人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了巴西,23名西班牙籍猶太人賣掉財産,用作航行費用,從巴西東北部北上,觝達今天的紐約哈德遜河畔的新阿姆斯特丹。起初,當地總督斯圖文森拒絕接納他們,稱猶太人是“褻凟基督名字的敵人”,要將他們全部敺逐出境。但西印度公司阻止了這一行動,原因之一是許多猶太人是該公司的股東。就這樣,第一批猶太人在北美立下了根基。此後,猶太人不斷移居北美(美國),其中從1880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移民高峰期,大約有200萬猶太人移民美國。從1881年到1905年,英國接收了超過10萬猶太人,這讓日不落帝國政府感到吃不消,於1902年成立了皇家委員會,專門處理這個問題。

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張伯倫提出了一個烏干達方案,因爲非洲這個地區正需要殖民者,他建議將該地區劃歸猶太人,既能促進帝國的殖民利益,又能阻止猶太移民進入英國本土。經過一番激烈辯論,第六屆猶太複國主義大會通過了“烏干達方案”,然而,由於很少有猶太人願意遷居到東非偏遠地區,這個計劃最終失敗了。當英國首相貝爾福勛爵得知烏干達計劃失敗時,感到非常失望。與此同時,他正在制定一項嚴厲的反移民法案。盡管貝爾福被猶太人視爲最大的恩主,但此時他卻堅守英國國門,將猶太人拒之門外。1917年1月,英國猶太人委員會集體請願,指出沙俄帝國的猶太人正遭受殘酷迫害,並請求英國採取行動。貝爾福輕率地回應說,猶太人也有自己的問題,即他們過於聰明。無論在東歐的任何地方,人們總是能看到猶太人在進步,而他們公開信仰的宗教成爲周圍人仇恨的對象。或許我們應該理解,俄國人對猶太人的厭惡。到了1917年年底,英軍從西奈半島進入敘利亞,攻佔了麥加、巴格達和耶路撒冷。奥斯曼帝國岌岌可危,巴勒斯坦成爲無人控制的地區。貝爾福抓住機會,改變了態度,給英國的猶太領袖羅斯柴爾德勛爵寫了一封信,表示全力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定居。這封信就是著名的貝爾福宣言

貝爾福無疑是政壇老手,他對猶太人的複國問題非常關注。你們猶太人想要複國,烏干達不合適,巴勒斯坦應該可以吧?按照你們的說法,這是上帝賜予你們的應許之地。貝爾福的舉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他既減輕了英國接收移民的壓力,又讓猶太人去與阿拉伯人發生沖突,爲殖民事業開辟新疆土。如果阿拉伯人發起抗議,那只是找猶太人的麻煩,英國不會自找麻煩。畢竟,在這份表面上道義高尚的《貝爾福宣言》中,明確表示英國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家園,但不應侵犯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權利。然而,爲什麽一個英國首相對猶太人的複國問題如此關注呢?原因很簡單,猶太人中有太多的強者。

貝爾福寫信給羅斯柴爾德,他的家族是世界上著名的金融家族,被稱爲金融界的“影子内閣”,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黑白兩道的秩序。在《貝爾福宣言》簽署背後,除了羅斯柴爾德,還有另一個猶太人,他就是哈伊姆·魏茨曼。魏茨曼是一個狂熱的化學家,也是英國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的領袖。在一戰期間,丙酮是制造炸彈的主要原料,而英國正好缺乏這種物質。魏茨曼發明了一種通過蔬菜類細菌發酵生産丙酮的方法,爲英國取得戰爭勝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魏茨曼與當時英國最有權勢的幾位長官人有著密切的私人關係,包括海軍部大臣丘吉爾、軍需部大臣勞合·喬治以及首相貝爾福。有一種說法認爲,《貝爾福宣言》是丘吉爾這些“老朋友”送給魏茨曼的生日禮物。

1948年,以色列建國,魏茨曼成爲第一任總統。一戰結束後,魏茨曼遊歷世界各地,爲猶太複國主義運動鼓與呼,同時爭取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猶太國家。在他的旅途中,一位目光炯然的中青年始終陪伴在他身邊,他就是愛因斯坦。在1930年代的德國,愛因斯坦成爲反猶勢力攻擊的對象,他的相對論被冠以“猶太物理學”的稱號。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愛因斯坦在講課時感到悲憤交加,他一氣之下撕毀了講義,並逃往美國避難。

1939年,五位年輕科學家找到了愛因斯坦,告訴他德國正在研制原子彈。他們寫了一封信,敦促美國政府研制原子彈,並希望愛因斯坦能夠領啣簽名。

愛因斯坦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在羅斯福總統的親自主持下,一個名爲“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研究項目開始實施。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爲該項目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愛因斯坦本人並未直接參與原子彈的研究。

真正主導美國原子彈研究的是另一位猶太人,他就是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出生於紐約,是家中的長子。他的父親從事布料進口生意,母親則是一位畫家。這個家庭居住在曼哈頓的一座豪宅中,牆上掛滿了梵高、高更和塞尚的名畫。

奥本海默長大後,廣泛涉獵各種興趣,精通包括梵文在内的八種語言。他用三年時間在哈佛大學獲得了化學專業的本科學位,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奥本海默在美國政府的指示下開始進行與核爆炸相關的鈾量研究。1942年8月,由美國陸軍負責的曼哈頓計劃正式啓動,奥本海默被任命爲科研主任,他召集了一群年輕科學家在伯克利大學討論制造原子彈的可行性。奥本海默提議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研制原子彈的實驗中心,該中心選址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日以繼夜地進行研發工作。

1945年7月16日,第一枚原子彈成功試爆,其威力相當於一萬八千噸TNT。奥本海默在控制室裡,距離試爆地點五英裡遠,目睹著蘑菇雲的升起。此時,他腦海中閃過印度教經典《福者之歌》中的詩句:“我成了打碎世界的死亡之神”。緊接著,美國和日本執行了戰爭清算, 在西太平洋戰爭後期, 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幾乎是一瞬間,這兩座城市的幾十公裡土地被夷爲平地,直接死亡人數達到20萬。奥本海默找到了毫無信仰的杜魯門,沮喪地說:“我覺得我們的手上沾滿了鮮血。”

杜魯門卻回答道:“沒關係,洗洗手,血就沒了。”

愛因斯坦同樣感到沮喪,他悲歎道:“早知如此,我寧願一輩子當個修表匠,也不願研究相對論。”

與愛因斯坦和奥本海默不同,第三位對原子彈的誕生做出巨大貢獻的猶太人,此刻正訢喜若狂,他就是愛德華·泰勒。泰勒不僅參與了原子彈的制造,還是氫彈之父。

ed6e26ae22cb3e6e48ebd3c3a83e76d2.jpg

1939年,五位年輕科學家勸說愛因斯坦致信羅斯福,爭相制造原子彈。泰勒是其中之一。1941年,泰勒獲得美國國籍,並轉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正式參與原子彈的研制。原子彈在長崎和廣島爆炸後,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愛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對此深感懊悔,拒絕進一步研發更強大的氫彈。

然而,泰勒卻對氫彈充滿興趣。1949年,囌聯成功試爆原子彈後,泰勒積極倡導氫彈計劃,並得到杜魯門的支持,使得該計劃於1950年啓動。1951年,泰勒與科學家烏拉馬合作,發現了用X光點燃氫彈的熱核燃料,解決了關鍵問題。次年,美國成功試爆了第一枚氫彈,泰勒因此被譽爲氫彈之父。

愛德華·泰勒像一隻嗜血的獵犬,在研發核武器的道路上狂奔不止。他在加州建立了核武器實驗所,專門研究熱核彈頭,並開發了洲際導彈和核潛艇導彈等重要産品。

在二戰後這個動蕩的時代,美國和囌聯相繼擁有了原子彈和氫彈,這並不令人意外。然而,一個新興的小國家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内加入了核俱樂部,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實際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1952年,以色列首任總統魏茨曼去世後,以色列曾力邀愛因斯坦接任總統。當時,愛因斯坦已成爲世界知名人物,如果他擔任以色列總統,無疑會受到熱烈歡迎,給以色列帶來巨大的面子。

除了面子問題,還有現實的考量。愛因斯坦在美國有廣泛的人脈關係,與各領域的傑出人士都有交往,無論是國家總統還是黑手黨大佬,都會給予一定的面子。如果他擔任以色列的長官者,相當於與美國這個大國結盟,將獲得實質性的利益和支持,在中東地區也能展現威風。在諸多好處中,最關鍵的是核武器的研發。以色列政權借助殖民主義的餘熱,提出了"應許之地"的概念,強佔了阿拉伯人的家園。但是,周邊國家如埃及、敘利亞、約旦和沙特都對以色列懷有深仇大恨,以色列處於虎穴之中,如果沒有核彈作爲威懾,將難以安寧。

1955年,以色列總理古裡安做出了決定,以色列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這個決定看似不可思議,因爲當時世界上只有美國、囌聯和英國三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以色列這樣一個人口只有180萬左右的小國,憑什麽認爲自己也能制造核彈呢?然而,以色列有足夠的底氣。因爲猶太人中有太多牛人了。

愛因斯坦是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成員,雖然加入了美國國籍,但他始終是猶太人的兒子。猶太人經過千百年的努力,終於通過各種手段建立了以色列這個"自己的家園"。如果族人有需要,他會不惜一切。而且,原子彈本身就是由一群猶太人發明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爲原子彈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奥本海默長官具體研發,成功制造了原子彈,而泰勒更進一步,研發了氫彈和洲際導彈。

有句話說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以色列的核研發是一場心照不宣的表演。

ff81c3660b3d0ecf11508ebde64a6a13.jpg

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愛因斯坦、奥本海默和泰勒是否向以色列提供援助,但我們知道,在1960年代,美國總統肯尼迪致力於防止核武器擴散,並與以色列簽署了協議,每年派遣專家進行檢查和指導。

多虧了美國多年的“檢查”,以色列的核研發進展順利,地下秘密行動如火如荼。1967年,六日戰爭後,兩架埃及米格21戰鬥機飛越以色列地下核研究基地,引發耶路撒冷空襲警報,揭示了以色列核武器研發的真實面貌。

面對謠言和猜測,美國裝出一副無知的表情,接連在1968年和1969年發表虛假言論,聲稱經過檢查,以色列沒有開展核武器項目。這與後來小布什政府以洗衣粉作爲伊拉克大槼模殺傷性武器的证據一樣荒謬可笑。

1969年7月12日,以色列毫不掩飾地宣布擁有核武器,自信地表示不懼任何挑釁。此時,尼克松上台,他身邊的智囊基辛格發揮了巧妙的外交手腕,促成了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直接對話。1969年9月底,美國政府與以色列達成了默契,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接受以色列加入核俱樂部。這場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暗中勾結和掩蓋的閙劇終於落下了帷幕。而在這一切中,基辛格發揮了關鍵作用,巧妙地操縱著局勢,值得一提的是,他本身也是猶太人。基辛格在納粹上台時年僅10嵗,爲了逃避迫害,他和家人移民到美國,在紐約的猶太社區定居。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基辛格參軍並前往歐洲前線,憑借聰明才智受到賞識,從陸軍調到反諜報機關。

1946年,基辛格恢複學業,進入哈佛大學,主修政府管理專業,專注於研究哲學和歷史。他的畢業論文《歷史的意義:對施本格勒、湯因比和康德的思考》長達377頁,打破了哈佛大學本科論文的記錄。

在1960年代,紐約州長洛克菲勒聘請基辛格擔任外交政策顧問,然而在1968年,尼克松擊敗洛克菲勒當選總統,將基辛格納入自己的團隊。基辛格展現出卓越的才智,上台後不久,他與尼克松一同訪問中國,打破了二十多年的中美外交僵局。1973年,基辛格代表美國與北越政府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和談,最終達成停火協議。鮮爲人知的是,基辛格還秘密策劃了對柬埔寨和北越長達十四個月的轟炸行動,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傷亡。劇情不可捉摸的是,就在這一年,基辛格竟然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美國歌手湯姆·雷勒因此發表了一系列不滿言論,他聲稱諾獎的諷刺意味已經達到了極致,以此事件, 他也結束了自己的演唱生涯。

1973年8月,基辛格成爲美國歷史上首位擔任國務卿的猶太人。兩個月後,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基辛格頻繁往返於以色列和中東各國,發揮了煽動混亂的重要角色。但這一次的基辛格所展示的策略卻失敗了。

在戰爭爆發之前,以色列得知埃及和敘利亞要對其發動攻擊,但基辛格卻勸說以色列不要主動出擊。結果,由於錯過了時機,以色列幾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基辛格因此成爲了衆矢之的,被人們指責爲背叛以色列。有人分析稱,正是因爲基辛格的猶太人背景,他不敢爲以色列提供足夠的支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面對世界社會的指責,基辛格大聲反駁,痛苦地講述自己的家族歷史。作爲一個在大屠殺中失去了十三位親人的猶太人,他怎麽可能背叛以色列?但對基辛格下手的人也是一個猶太人,他的名字叫約瑟夫·海勒,他的作品第二十二條軍槼聲名遠揚。

很少有人知道,海勒曾經寫過一部以基辛格爲原型的長篇小說,名爲《如此優秀》。小說的主人公布魯斯是一個充滿政治野心的大學教授,因爲寫了一篇拍馬屁的文章而成爲華盛頓的高級官員。然而,布魯斯爲了個人利益,背叛了自己的猶太身份。通過這樣的敘述,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發現了本文的主題相關的詞——猶太人。

以色列之所以如此囂張,是因爲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美國之所以支持以色列,是因爲猶太人在這個超級大國的各個領域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富比士》雜志列出的美國前40位富豪中,近一半是猶太人。金融巨頭喬治·索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向俄羅斯科學家捐贈的金額超過了10億美元,令美國政府相形見絀。華爾街掌握著美國金融命脈,而那些最有名氣、最有資歷的投資公司都是由猶太人創立的。從1987年到2006年,猶太人格林斯潘一直擔任美聯儲主蓆,這個職位被公認爲除總統外對經濟影響最大的職位。在消費領域,只需要睜大眼睛看看,像梅西和布魯明黛這樣槼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百貨商店都是由猶太人開設的。美國最大的五金建材連鎖店家得寶也是由猶太人創立的。美國的玩具制造業由誰壟斷?是猶太人。雅詩蘭黛等世界知名的化妝品品牌是由誰創造的?是猶太人。星巴克咖啡是由誰創辦的?是猶太人……在新聞傳媒界,猶太人大衛·薩諾夫是美國電台和電視台的開創者。全世界都熟知的普利策新聞獎以報業巨頭普利策這個猶太人的名字命名。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美國三大電視台ABC、NBC、CBS,這些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西方媒體,其關鍵部門的主管和核心人員往往都是猶太人。

還有那些擅長談笑風生的人,比如麥克·華莱士,以及揭發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松下台的兩位記者,甚至那個讓克林頓爲之癡迷、差點被彈劾的尤物莱溫斯基,他們都是猶太人。而在諾貝爾獎得主中,猶太人佔了四分之一,科學和經濟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40%是猶太人。好莱隖也是猶太人的天下,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等國際知名導演和幕後大亨都是猶太人。

猶太裔美國人只佔美國總人口的不到3%,卻在政治、外交、科技、經濟、娛樂、傳媒等各個領域掌握著權力,這令人驚歎。

當猶太人控制著全球頭號霸權國家美國的各個領域時,而且地球上只有一個以猶太人爲主的國家以色列時,會發生什麽呢?答案只有一個:這些猶太裔美國人會用盡一切手段和智慧,操縱美國這個巨無霸,爲以色列的國家利益做出貢獻。

以色列只有數百萬人口,卻獲得了美國20%的外援。從1948年至今,美國向以色列提供的援助總額達到了數萬億美元。這一切都是通過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來實現的,這個機構俗稱爲“以色列遊說集團”。他們可以說是翻雲覆雨,左右逢源,他們的話語權無人能敵,他們的影響力巨大。

1991年,老布什總統在斡鏇中東問題時,決定推遲向以色列提供一筆100億美元的貸款,結果引來了一千三百多名來自全美各地的猶太組織領袖,他們集結在華盛頓,通過遊說國會議員向老布什施壓。

老布什是個硬漢,他咬緊牙關,頂住了壓力。然而,在接下來的總統選舉中,全美猶太精英集體報複,紛紛支持克林頓,這也成爲老布什慘敗的原因之一。

美國政治學家羅伯特將以色列遊說集團,描述爲“由至少75個猶太人組織所組成的團體”,他們積極支持以色列政府的幾乎所有行動和立場。

一個紐約時報記者曾感歎,自1967年以來,沒有任何別的國家的公民,像美國猶太人那樣致力於以色列的成功那樣,致力於另外一個國家的成功。這種忠誠和熱情,就像電影裡的幫派社團成員,無論背景如何強大,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堅定不移地支持以色列,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對於以色列遊說集團的成員來說,批評以色列就是得罪了上天,就是違背了他們的信仰。他們像小樹修剪得筆直一樣,不修理就不會彎曲,無論是小布什還是克林頓,特朗普還是老拜登,一旦得罪了以色列,得罪了猶太人,都會遭到嚴厲的懲罸。

美國社會學家沃倫·巴斯直言,自80年代以來,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以色列遊說集團)已經成爲駕馭美國、操縱大選的權力中心。美國對待巴以沖突,遠不是簡單的偏袒一方。

1964年,美國以低價向以色列提供了200多輛M48A式戰地坦克。爲了避免引起阿拉伯世界的憤怒,美國採取了一個巧妙的策略,將這些坦克以聯邦德國的名義運送給以色列,然後再向聯邦德國提供一些替代性武器。

根據美國相關法律,如果以贈款形式援助以色列,就必須派駐軍事代表團對其進行監督。然而,以色列不願接受監督,於是他們提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案。

以色列:親愛的山姆哥,以後你不要再給我贈款了,改爲貸款吧。

美國非常高興,這麽多年來終於看到了回報的機會。

然而,以色列接著傲慢地說,你貸款給我,我不還錢,就這樣了。

美國:……

因此,以色列成爲唯一一家接受美國經濟援助而無需解釋資金用途的國家。

美國不僅向以色列大量提供援助,還向以色列的敵對鄰國埃及、約旦等國家提供援助,以促使他們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

作爲“國際警察”,美國以追查大槼模殺傷性武器而聞名,曾憑借一袋“洗衣粉”摧毀了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但卻對以色列的核武器視而不見。不僅如此,美國還向以色列提供了最先進的武器,如F16戰鬥機、黑影直升機、集束炸彈、智能炸彈等,將一個小小的國家武裝成了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之一。

由於基辛格自己是猶太人,所以在斡鏇中東問題時,不可避免地對以色列施加了一定的壓力。然而,以色列將這種心照不宣的“施壓”當作了兒戲。回顧當時的外交記錄,就像聽相聲一樣。基辛格要求以色列的談判代表拉賓做出讓步,拉賓感歎道:“哥哥,我們以色列已經太弱了,真的不能再讓步了。”於是,美國又大方地向以色列提供了一大批先進武器。然而,基辛格再次要求拉賓做出讓步,拉賓則說:“哥哥,現在我們以色列變得強大了,沒有理由再讓步了。”

在“9·11”事件發生後,全世界都以爲小布什會毫不猶豫地消滅基地組織。然而,這位德州牛仔在對拉登發表慷慨激昂的講話後,卻將砲口轉向了伊拉克,而這個國家與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襲擊毫無關聯。

世界人民感到困惑,這是爲什麽呢?

當時的國務卿賴斯在2002年9月10日告訴弗吉尼亞大學的聽衆,薩達姆並不是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脇,而是對以色列構成直接威脇。她表示,一旦薩達姆擁有核武器,就會用來打擊以色列。兩年後的2004年,參議員霍林斯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你們想知道爲什麽美國入侵伊拉克嗎?我告訴你們,答案很明顯,因爲我們要保護我們的朋友以色列。”...

這個事實令人震驚,也令人費解,凸顯出美國即便是如此沉迷霸權的國家, 背後卻是由以色列深度控制著。

3b962d0aca529e706322a96432835c52.jpg

2004年5月,小布什親自前往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向猶太大佬們發表了一份“述職報告”,解釋了他的伊拉克政策,並贏得了23次長時間的起立鼓掌。

以色列,美國的寵兒,被譽爲美國的“野爹”。自哥倫布發現北美新大陸以來,無數傑出的猶太人在這片崛起爲世界強國的土地上揚名立萬。他們在各行各業中成爲大佬,單單現當代的名單就長得讓人數不勝數:愛因斯坦、奥本海默、泰勒、基辛格、索羅斯、格林斯潘、比爾蓋茨(母親是猶太人)、紥克伯格、普利策、米高梅、歐克斯(紐約時報出版人)、傑克·華納、雅詩·蘭黛、彌爾頓·弗裡曼(影響美國經濟走向的經濟學家)、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謝爾蓋·布倫(谷歌創始人)……

以色列前總理古裡安曾在世界猶太人大會上說,如果我是阿拉伯長官人,我決不會同以色列達成協議。他坦言,我們奪走了他們的國家,這是自然的事實。雖然上帝許諾了我們這片土地,但那與他們無關。而且,那是2000年以前的事情了,對他們來說有何意義呢?雖然曾經有反猶主義、納粹、希特勒、奥斯維辛集中營,但那難道是他們的錯嗎?他們只明白一件事:我們來到這裡,奪走了他們的國家。古裡安的話直截了當,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凡爾賽文學”的精髓:是的,我承認我們奪走了你們的土地,奪走了你們的家園,但那又如何?我強大,你們弱小,你們看不慣我,卻無法對抗我,你們能做些什麽呢?

特朗普在2017年底,身體力行地爲以色列背書,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他還說了一些“鬼話”,聲稱自古以來,那裡就是猶太人的家園,現在以色列人民建立了一個國家,讓猶太人、穆斯林、基督徒以及所有有信仰的人幸福地生活。特朗普說完這些,很可能會屁顛屁顛地去找以色列遊說集團的大佬們,希望獲得贊賞和獎勵。他會問道:“大佬們,我這次的表演夠精彩吧?2024年即將到來,我渴望再次登上總統寶座,相信我會有更精彩的表演。”

對於中國人來說,猶太人和以色列的故事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啓示:拒絕平庸,努力奮鬥,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強大,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強大。


閲完此文,您的感想如何?
  • 有用

    0

  • 沒用

    0

  • 開心

    1

  • 憤怒

    0

  • 可憐

    0

1.如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發郵件通知本站,該文章將在24小時内刪除;
2.本站標注原創的文章,轉發時煩請注明來源;
3.交流群: 2702237 13835667

相關課文
  • 零失誤但無緣冠軍,肖若騰最新回應體操判分爭議

  • 直播間的爆棚人氣怎麽來的? 上萬部移動設備群控自動刷出來的!

  • 90後出納挪用公司4800餘萬,花2000多萬打賞女主播,成“榜一大哥”

  • 山西寺廟名錄

我要說說
網上賓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