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中國和日本來說,中國約有六十多萬家企業需要一家日本企業的幫助才能生産,而且其中因爲技術原因,有40%的利潤要上交日企。這樣一來,日本企業就會比中國企業每年多賺50個億。這究竟是因爲什麽呢?中國企業又能爲之做點什麽呢?
衆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世界工廠”,你可以在全世界各地看到“中國制造”的牌子,但是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是“制造”,但是還沒能夠實現“自主創造”,這無疑是我國生産領域的一大環節性問題。也正是因爲這個缺點,我國的産能也從另一層面被其他國家分一盃羹,特別是在核心技術的問題上,總是找不到突破口。
這從腳踏車的發展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日本有一家腳踏車公司叫作禧瑪諾,在1921年的時候被島野莊三郎在日本的大阪創立。那個時候全世界都掀起了騎腳踏車的風潮,而他作爲一名商人,就很好地抓住了這一次的時機,很快,禧瑪諾在之後就不斷地發展壯大,從最初的六個人到擁有300名員工。
一路走來,禧瑪諾也遭遇過挫折和考驗,但是好在它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和發展,沿著之前定好的路線,一個腳步一個腳印的在走著。甚至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他們還特意派人到德國去學習更加精湛的技術,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鍛造水平,提高産品的質量。
也正是因爲它的不斷學習,所以才能夠給顧客交上那麽完美的答卷。而且它的發展並不盲目,禧瑪諾總是會很敏銳地察覺到社會的發展趨勢,於是在它的腳踏車元素裡,節能、環保是很重要的東西。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注意到了這個牌子,發現了其中的好處,於是禧瑪諾迅速成爲了人們的首選。
可是它並沒有滿足,腳踏車行業競爭壓力也很大,既然要在同行當中脫穎而出,那就勢必要做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電子變速器就應運而生了。這個變速器和其他傳統的變速器不太一樣,它只需要手的觸碰,就可以實現速度的變化。這樣一種産品的出現,迅速吸引了很多人的喜愛,大家都覺得這樣一種變速器實在是太酷炫了。
現如今,禧瑪諾的産業已經遍及全世界各地了,除了腳踏車零件以外,禧瑪諾還在涉及其他領域,比如釣魚産品、高爾夫等等。現如今,它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只有六個人的小作坊了,而是一個擁有一萬多員工的大公司,甚至在每一個大洲都有一家它的分公司。
而我國六十多萬家腳踏車企業都需要禧瑪諾的支持,因爲他們需要禧瑪諾生産的那些變速器,而這個小小的零件恰恰是腳踏車上最值錢的東西。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日本企業都出現了減産的情況。禧瑪諾也是一樣,所以如今該企業的出産量開始下降。這樣一種情況對於中企來說,是很不利的。因爲這樣,那些海外的訂單就無法再進行下去。供應鏈的斷裂,直接就導致了出口量的減少。而且,由於變速器是日本生産的,就算賣出去的腳踏車是中國制造,中間仍有日本企業40%的利潤存在。無疑,禧瑪諾在腳踏車行業呈現一種壟斷的地位。
爲什麽最後日企還比國企多賺了錢?就是因爲禧瑪諾壟斷了技術,腳踏車的變速器零件是腳踏車最有價值的地方,而這一塊就被禧瑪諾所壟斷了,所以我們的企業就會受到日本企業的牽制。換句話說,我國的企業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要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此外,還是需要不斷地發展技術的,不然就會一直受制於人,不能獨立自主,這樣下去勢必是不可以的。只有真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技術,那麽才是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