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俄亥俄州一列火車脫軌引發大火。而這列火車的50節脫軌車廂裡,又恰好不幸地包括了5節裝著壓縮氯乙烯的車廂。事後,爲了防止氯乙烯引起的爆炸,當地應急部門在“慎重”研究後決定對這些車廂進行“受控釋放”。據目前的公開信息顯示,該事故導致附近約1900名居民撤離。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如此緊張之際,我們在網路評論裡,仍然能看到善良的中國網友們對美國普通民衆安全問題的關注,大家都在祈願俄亥俄州民衆能度過難關。而與此同時,中國網友們對此事也表達了諸多不解。
一:網友們的不解
筆者概括了一下,這些“不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事情明明是在10天前就發生了,爲何直到現在諸多相關細節才被一點點披露出來?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在干擾媒體報道真相這件事上,美國政府一向很有一套。事件發生後,一些記者前往報道,卻遭到了當地警察的粗暴對待。甚至,有記者在工作中被逮捕。事後,美國職業記者協會公開譴責了警方這一行爲。
所以,這就是“燈塔國”的新聞真相?
2.爲何當地居民說的和官方說的很不一樣?
事件發生5日後,政府開始較通知撤離出去的居民返回家中。官方表示他們做了數百個空氣樣本的檢查,可以確定空氣、飲用水的質量都已經沒問題了。然而,不少居民對此都持懷疑,他們表示自己能聞到空氣與從前不同,而且家裡的動物也對水質産生了不同反應。
所以,當地官方的話能信嗎?
除此之外,包括慢性致癌影響會有多大、是否會增加嬰兒畸形率、是否會影響其它地區等等諸多問題,都尚無定論。
因此,筆者也在這裡勸美國政府一句:與其天天炒作,盯著氣球問題不放,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麽向自己的民衆交代!
畢竟,作爲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爲了避免氯乙烯的泄漏,都基本實現了當地需要當地生産,極少再出現該氣體異地運輸的情況了。
二:過去50年,世界十大大氣污染事件有4次和美國有關
總有人認爲:工業要發展、世界要進步,污染就很難避免。但如果污染事件都大量集中在一個國家裡,那又該如何解釋呢?
自20世紀70年代起,因爲人類工業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地發生過不少嚴重的污染事件。其中就包括:
1. 北美死湖事件;2. 卡迪玆號油輪事件;3. 墨西哥灣井噴事件;4. 庫巴唐“死亡谷”事件
5.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6. 印度博帕爾公害事件;7. 切爾諾貝利核漏事件;
8. 莱茵河污染事件 ;9. 雅典“緊急狀態事件”;10. 海灣戰爭油污染事件
在這些事件裡,1、2、6、10都與美國有關。
第1件,發生在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因爲美國過度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硫,這些氣體又大量飄向附近的加拿大,導致這兩片地區的酸雨比番茄汁還要酸,淡水湖幾乎都成了死湖,湖面漂著成片的死魚。
第2件,是美國坑了法國人、坑了全世界。那是1978年,一艘美國油輪由伊朗駛向荷蘭。遺憾的是,當油輪航行至法國一海岸時竟發生了觸礁。此事事件中,共有22.4萬噸原油泄漏,由此造成的海洋污染及大氣污染直接導致大量當地生物死亡。
第6件,是發生在印度的事件,震驚了全世界,我們最後來說。
第10件,是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時期。當時,在美國人的帶領下,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空襲,造成了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臘油田被炸。一時間濃菸蔽日,伊朗南部下起了“黑雨”,大量動物和植物死亡,當地飲用水源受到破壞。
通過這4起與美國有關的污染事件,我們會發現一點:像大氣污染、環境污染這種事,很多時候真的不是誰作惡就“報應”在誰身上的。在這些事上,美國坑過加拿大、坑過法國、坑過伊拉克、坑過印度、坑過伊朗。
總之,跟經濟領域一樣,呈現出“他一家作惡,一堆國家跟著遭殃”的局面。
當然,其中最令人痛心的還是39年前發生在印度的事。
三:1984年,美國人在印度的行爲令人氣憤
這是一場令人痛心的災難。
1984年12月2日午夜,印度博帕爾市的民衆大多已經進入夢鄕。而此時,一片神秘的“霧氣”開始在城市的上空蔓延。
很快,睡夢中的人們便覺得呼吸困難、眼睛也灼痛起來。最開始,人們只是四處詢問情況,直到陸續有人倒地不起。一時間,毉院裡擠滿了受害者,甚至不少人死在了搶救室裡。
而後,人們開始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希望能逃離這座城市。然而,這對他們來說並不容易。有的人的眼睛已經被毒瞎、有的倒在了逃難的馬路上。
這次事件中,直接致死人數2.5萬,間接致死人數55萬,永久性殘廢人數20多萬,當地人稱:街上屍體成堆。
而這一切,無疑是一場人禍。一連串的证據都將“兇手”指向了設在該市的一個殺蟲劑工廠,而這家工廠隸屬於著名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
爲了節約成本,這家工廠自1980年起就開始自行生産殺蟲劑的化學原料:異氰酸酯。這些毒氣被冷卻成液態後貯存在3個不鏽鋼制的雙層儲氣罐中。同樣爲了節約成本,相關儀表操作勞工的安全培訓周期也從6個月降到了15天。
而在事件發生前兩年,曾有一支印度安全稽查隊向這家美國公司滙報,稱工廠裡一共有61處危險。可惜,美國人全當沒聽見。在這樣的條件下,再加上當天值班勞工員的誤操作,悲劇便發生了。
令人憤怒的是,事後美國人的處理方式:
首先,事件發生後,對毒氣很了解的工廠管理人員,竟未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人告訴市民應該待在家裡並保持眼睛溼潤。也沒有人告訴他們,事情可能會有多嚴重。
這家美國公司正忙於挽回形象。爲此,他們刻意隱瞞事情的嚴重性,以至大量民衆都認爲這種劇毒毒氣類似催淚瓦斯。直到陸續有人死去,印度人才醒悟過來,但此時已經太晚了……
其次,事件發生後,美國人不願意向毉院提供毒氣的具體信息。印度毉院對受難者的屍體進行了解剖,發現有受害者吸入了27種有害氣體,然而美國人卻並未第一時間告訴參與救助的毉生更多信息。他們認爲,這些信息是“商業秘密”。
更令人覺得諷刺的是,經過數年的調查及受害者家屬們的不斷上訴,事件發生25年後,才有幾名負責人被判刑。而美國這家公司,則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億美金的賠償金。
4.7億美金,幾十萬條人命……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博帕爾事件被公認是“十大人爲環境災害”之首。至今,仍有大量因這場悲劇而失明、而再也站不起來的印度人,正在承受著無盡的痛苦。
寫到最後
比起39年前在印度博帕爾的那次,美國人在本次俄亥俄毒氣泄漏事件中,確實要顯得更爲負責一些。畢竟,現在已經21世紀了,很多事也不是他們想靠抓幾個記者,就能瞞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