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目前現有的磁盤信息:
fdisk -l
控制台會輸出類似以下的信息
Disk /dev/vda: 32.2 GB, 32212254720 bytes, 6291456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8d73a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62912511 31455232 83 Linux Disk /dev/vdb: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注意觀察Disk開頭的這兩行,/dev/vda和/dev/vdb分別列出了系統盤和數據盤的路徑,就像windows系統下我們說c盤和d盤雷同的意思。
不同主機商,不同時代的主機,對數據盤和系統盤的命名也不一樣,例如阿裡雲硬盤有些會命名爲xvdb, 兒不是vdb, 清注意一下。
此時可以分析出vdb就是數據盤,我們可以看到其容量爲42.9GB。
磁盤格式化
只適用於剛買的數據盤,如果你格式化了已經存過數據的硬盤,格式化會造成數據丟失!因爲完全不需要格式化的。
如果數據盤路徑爲/dev/vdb, 那麽格式化命令格式應爲:
mkfs.ext4 /dev/vdb
有的同學會問了,爲什麽不用ext3,答案是淘汰的玩法就不要搞了。
磁盤掛載
mount就是磁盤掛載命令,打個比方,我想把磁盤掛載到/data0下面,那麽先在系統根目錄/之下制造一個目錄,例如data0,然後mount即可,命令可以這樣寫:
cd / mkdir data0 mount /dev/vdb /data0
df -h命令查看磁盤/目錄空間使用狀態
這個命令無需多解釋了,進入/data0裡面打這個命令試試看,可以檢查到掛載之後的實際情況。